离婚后两个孩子判给谁抚养费一般都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针对抚养权的问题,法律规定小孩子2岁以内一般由女方抚养,2到10岁综合双方条件看那一边更有利于小孩子成长,10岁以上要征求小孩子的意见。(有两个孩子的话原则上是一人一个)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官一直是本着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的原则进行判决,所以即使是两岁以下由男方抚养或者十岁以上并不按照孩子意愿判决的案子我们都是做过的。请问你们的孩子现在多大?现在是和谁一起生活?这些都会影响到抚养权的判断,详细的情况方便的话可以来电咨询。 抚养费一般是未抚养孩子一方收入的20-30%。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具体抚养费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及孩子可能的实际生活花费来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抚养权判给谁,根据双方的基本条件确定,跟随哪一方生活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判给谁。 抚养费按下列标准给付: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人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人的50%。无固定收人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人,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支付固定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按月给付;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全年的总收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适当的情况比例可以提高。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一般都是多少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具体需要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并按照不直接抚养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2020.04.12 89 -
离婚两个孩子一人给多少抚养费
夫妻双方离婚有两个小孩且分别独自抚养一个孩子的,双方可以协议抚养费的给付问题。 一人抚养一个孩子的,一般双方不再互相支付抚养费,同时须考虑支付方经济状况等因素。
2021.03.05 165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一般给多少
子女抚养费的标准,具体如下: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
2021.03.05 151
-
两个孩子离婚后,抚养费一般是多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
2022-08-26 15,340 -
离婚后两个孩子怎么判,抚养费一般是多少
针对抚养权的问题,法律规定小孩子2岁以内一般由女方抚养,2到10岁综合双方条件看那一边更有利于小孩子成长,10岁以上要征求小孩子的意见。(有两个孩子的话原则上是一人一个)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官一直是本着
2022-02-18 15,340 -
一般离婚后两个孩子怎么判, 抚养费多少
针对抚养权的问题,法律规定小孩子2岁以内一般由女方抚养,2到10岁综合双方条件看那一边更有利于小孩子成长,10岁以上要征求小孩子的意见。(有两个孩子的话原则上是一人一个)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官一直是本着
2022-04-10 15,340 -
离婚后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是多少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
2022-06-30 15,340
-
01:00
离婚孩子一般都判给谁
离婚孩子一般判给谁,与孩子几岁密切相关,如果孩子未满两周岁,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当判由母亲直接抚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可知,我国法律对于离婚后,孩子归谁直接抚养有明确规定。当孩子未满两周岁的时候,在母亲无患有久治不愈
1,889 2022.04.17 -
01:19
离婚应该给孩子多少抚养费一个月
一般而言,抚养费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离婚后要按约定给予抚养费。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可以自行约定,抚养费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全部承担,另一方不再给付。但是如果经查实,抚养方的经济能力不足以独自抚养子女的,法院
4,098 2021.03.24 -
01:08
离婚孩子抚养费要给多少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总体而言,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取决于父母的负担能力、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数量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
1,072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