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劳动仲裁文书送达的问题

劳动仲裁文书送达的问题

2022-05-18 14: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5-18回复

仲裁委员会送达仲裁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方是企业或单位,又没有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可以交其负责收件人签收。第四十九条受送达人拒绝接受仲裁文书的,送达人应邀请有关组成的代表或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证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仲裁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7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庭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可以。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仲裁文书的,可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仲裁文书无法送达怎么办
    劳动仲裁文书无法送达怎么办

    劳动仲裁裁决书送达后,如果用人单位在15日之内,没有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裁决书上的裁决金额,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0.04.13 409
  • 劳动仲裁送达
    劳动仲裁送达

    劳动仲裁的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仲裁庭派员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2020.04.05 313
  • 劳动仲裁的送达方式
    劳动仲裁的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仲裁庭派员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拒绝接受送达的仲裁裁决书,送达人邀请见证人到场,在送达回执上证明拒收情况,把仲裁文书留置受送达人住处,即视为送达。 (3)委托送达。仲裁委员会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委托受送达人所在

    2020.04.23 207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仲裁文书送达的时间

    (1)直接送达是执行送达任务的仲裁员或书记员将应送达的法律文件直接送达给送达人的送达方式。送货人在送货回执单上签字的日期是送货日,直接送货是最基本的送货方式。(2)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送达人拒绝法律文

    2021-10-23 15,340
  • 劳动仲裁机关以送达方式送达劳动争议当事人劳动仲裁文书的送达方式

    劳动仲裁文书的送达,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关采取法定方式将仲裁法律文书及时、准确地送给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法律行为。不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的送达方式不产生相应的效力。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四十七至

    2022-02-14 15,340
  • 劳动仲裁文书送达的规定是什么

    仲裁委员会送达仲裁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方是企业或单位,又没有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可以交其负责收

    2022-03-16 15,340
  • 劳动仲裁裁决书的送达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31、34条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结案时,应填写《仲裁结案审批表》报仲裁委员会主任审批。 仲裁委员会主任认为有必要,也可提交仲裁委员会审批。 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

    2022-02-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仲裁时效 01:20
    劳动仲裁时效

    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0,772 2022.04.15
  • 什么是劳动仲裁? 01:37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全称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其适用范围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列举的各种具体劳动关系争议中。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

    4,634 2022.04.17
  • 劳动仲裁有效期 00:55
    劳动仲裁有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通常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一般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那天起开始计算。仲裁时效通常会因为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

    2,604 2022.04.18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