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哪些培训培训劳动者应该听晓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约定服务期的培训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一般认为: 1、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包括培训费,住宿费,交通费等,按照实际来核算费用。 2、培训是专业技术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比如引进一条生产线、一个项目,为此,把劳动者送到外地去培训,或者是为了得到某种资质,需要送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一般用人单位内部的岗前培训,安全培训,职业培训等不属于此类范畴。法律之所以规定服务期,是其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的一种投资性经营行为,因为用人单位使劳动者接受培训的目的,在于劳动者回来提供劳动,劳动者服务期未满离职,使用人单位的投资期待丧失。因此通过约定服务期,可以平衡双方利益。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是服务期协议存在的条件,提供住房、汽车、户口等特殊待遇已经不能约定服务期了。实务操作中一般指外部培训,企业内部的职工培训不属于本法所说的专项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在服务期协议中应明确专项培训费的构成,除培训费用外,还应当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没有服务期约定的,不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这体现了该法对劳动者的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专项培训费用是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劳动者入职后的培训,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规定的可以设置服务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种是为了更好地入职上岗而进行的普通入职培训或上岗技能培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外出培训,并以培训后的考核结果作为劳动者能否转正的条件的,实际上,这一培训考核期类似于试用期。试用期的生效条件是在书面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约定,若试用期的约定系双方口头约定,或仅在招聘公告中提示有试用期的,则视为双方未约定试用期。劳动者服从用人单位的安排参加外出培训的,等同于提供与用人单位业务相关的劳动,此时双方间已建立事实劳动关系,自此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
职业培训权属于劳动者哪
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权利,但不是义务。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必须依法保障职工享有职业培训的权利。职业培训是对即将就业的人员和已经就业的职工,以培养其基本职业技术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
2020.04.14 235 -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义务吗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义务。单位应当对新进职工进行职业培训,使这些人更快地熟练业务,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单位拒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权利保护。
2020.01.18 283
-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哪些培训
约定服务期的培训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一般认为: 1、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包括培训费,住宿费,交通费等,按照实际来核算费用。 2、培训是专业技术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比如引进一条生产线、一
2022-04-08 15,340 -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哪些培训
约定服务期的培训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一般认为: 1、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包括培训费,住宿费,交通费等,按照实际来核算费用。 2、培训是专业技术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比如引进一条生产线、一
2022-04-07 15,340 -
用人单位提供培训的,应当支付劳动者违约金的,如何支付培训费用?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包括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
2022-03-05 15,340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可以收取劳动者的培训费吗,培训费应该由谁出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可以收取培训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是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培训费用。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了专门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是岗前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
2022-02-10 15,340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2,045 2022.04.17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63 2022.05.11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