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地点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动或者行为与交通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根据第119条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例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具有一定公众通行的场所。除此之外的地方发生的车辆事故,不能称之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门接到当事人的报案后,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条规定,对该事故作出事故认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的赔偿标准也可参照交通事故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4)事故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处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至少有一方在开车或者行人行进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否则不构成交通事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与道路的关系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与赔偿的关系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划分的责任虽不完全等同于法院赔偿责任的划分,但一般情况下,事故责任划分却是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是什么关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跟赔偿的关系:对于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在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情况下,不足的部分,应当由事故责任人按照各自的责任比例进行赔偿。负主要责任的应当承担主要的赔偿。
2020.12.30 175 -
-
交通事故中,什么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中,下列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负事故主要责任;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造成财产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4、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
2020.03.30 129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行为,地点,地点的区别是什么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
2022-04-09 15,340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行为、地点、地点的区别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
2022-03-29 15,340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行为、地点、地点的区别?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
2022-04-08 15,340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行为、地点、地点的区别?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
2022-03-25 15,340
-
01:16
什么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一般指的是车辆在公路、或街道或者其它道路上行驶时引起或者所发生的死人、伤人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一般所行驶的车辆包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种类型,机动车一般有各种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等,都是属于使用发动机或者电动马达驱动的车辆。非机动车
7,024 2022.04.17 -
00:57
交通事故中的误工费怎么算如果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要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进行计算。如果当事人没有固定收入的,要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进行计算。如果当事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可以参照上一年度当地的同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在受伤到完
3,163 2022.04.17 -
01:03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体有下面几个特征: 第一,从属法律性。指的是不论哪个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授权范围以及法定程序; 第二,裁量性。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自由裁量; 第三,单
7,35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