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中怎样赔偿才合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赔偿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要是协商解决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按照法律程序来处理。有保险的话,一般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付,交强险的最高赔付金额是12.2万,但不同伤残情况下赔付的最高额不一样。另外,不同的保险,赔偿的范围会有所不同,因此保险赔付会和保险险种有关系。保险公司应当在限额内先承担责任,之后不够的才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来承担责任。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逃逸需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构成残疾的需要赔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交通事故中行为人有违章驾驶的行为,并且因违章驾驶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人认识到事故已经的,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并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赔偿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的,一般有12个赔偿项目。分别是:1、误工费;2、医疗费;3、交通费;4、护理费;5、造成残疾的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6、残疾器具辅助费;7、被抚养人生活费;8、造成受害人死亡的需要赔偿死亡赔偿金;9、丧葬费、10、误工费、1
2022.04.17 1,180 -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赔偿?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包括精神抚慰金,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误工费,医疗费等。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般由交强险或者商业险垫付抢救费用,没有购买保险的,由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在保险垫付后可以向责任人追偿。
2021.04.07 127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样处理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逃逸的当事人应当对事故负全部责任,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2020.01.19 187
-
交通事故中怎样才算肇事逃逸?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1、肇事人
2022-05-25 15,340 -
交通事故中怎样才算是肇事逃逸?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1、肇事人
2021-03-04 15,340 -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赔偿应该怎样办理?
车险条款通常规定在出险后48小时内报保险公司,否则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如果委托他人代为报案,报案人还应携带身份证及被保险人出具的代为报案委托书。 定损修理 因保险事故导致的车辆所有损失在修复之前,必
2022-07-28 15,340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样赔偿
交通事故工伤肇事者逃逸赔偿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护理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2022-11-11 15,340
-
01:00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怎么界定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界定主要是以下五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3、酒后、吸食毒品后
608 2022.11.21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74 2022.05.11 -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7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