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回农村户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城镇户口较之农村户口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微弱了,以前从农村户口迁入城镇户口的限制很多、困难较大,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限制城镇户口迁回农村户口的规定了,个人认为城镇户口的主要优势在于让孩子免费入学享受城市的义务教育,如果不是城镇户口或不在户口所在地入学,就往往需要交一笔不菲的择校费用。当然有个别城市的公务员考试也会限制本地城市户口的要求,但不是很普遍。现在很多退休后的城镇居民努力想把户口迁回农村,则主要是为了合法拥有农村居民才能拥有的耕地,建一个小庄园安享晚年。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为了分取农村土地征用费等等而想办法把户口迁回农村,反正从城镇往农村迁户口的,主要原因总离不开“地”字,可见农村户口的优势在于“土地”。防止城镇居民与农民争地,也是这种逆向迁移受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各地公安局现行政策,满足以下七种条件之一的,非农户口可回迁农村: 1、农村户籍大学毕业生; 2、农村户籍退役军人; 3、夫妻其中一方为农村户籍; 4、农村籍退休人员; 5、父母是农村户籍; 6、继承宅基地; 7、农村地区拥有宅基地以及承包地。
离婚后户口迁回农村具体手续:1、离婚后,夫妻双方的户口就要分开,也就是双方一人一个户口本;2、带上户口簿,到当地派出所的户籍处,填一张户口迁移证,然后把要迁移一方的户口从原本的户籍档案里注销;3、带着户口迁移证,去将要落户地方的派出所户籍处落户。
-
农村户口怎样分户
持有农村户口的当事人要办理分户手续的,需要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申请分户。户口迁出的,领取到迁移证件后持户籍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办理入户。
2020.04.08 207 -
农村户口怎样变成非农户口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2020.01.09 432 -
非农村户口能迁回农村吗
非农业户口类型已经取消,我国目前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类型,且满足如下条件可以将户口迁回农村: 1、当事人原户籍是该农村,通过村委会的批准; 2、因上学转出农业户口,毕业后要迁回的; 3、在农村拥有土地; 4、因婚姻引起的户口变动; 5、在
2020.12.21 544
-
农村户口怎么迁回原籍农村户口怎样迁回原籍农村户口
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需要满足写下列条件才能从城市户口转回农村户口。⑴因读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而农转非,毕业后无工作安排回原籍的毕业生;⑵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方在城镇没有固定职业,在农村居住和
2021-12-03 15,340 -
户口怎样迁回农村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需要满足写了列条件才能由城市户口转回农村户口。⑴因读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而农转非,毕业后无工作安排回原籍的毕业生;⑵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方在城镇无固定职业且在农村居住、生活
2022-05-27 15,340 -
怎样迁回农村户口
“非转农”户口迁移条件: ⑴因读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而“农转非”,毕业后无工作安排回原籍的毕业生; ⑵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方在城镇无固定职业且在农村居住、生活的; ⑶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和住所,
2022-08-13 15,340 -
农村户口怎样迁回城镇户口?
城镇户口怎么迁回农村一、户口迁回农村必须满足这些条件1、你的父母必须是农村户口;2、户口虽然迁出了但是仍生活在农村;3、大学生读书时迁出户口的话可以申请迁回原籍;4、军人在入伍期间,户口是不会挪动的。
2022-03-25 15,340
-
01:04
农村户口转农村户口需要什么手续
农村户口转农村户口需要以下手续: 1、需要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个人申请书等材料,到迁入地派出所开具准迁证; 2、到原户口所在地相关派出所办理迁移证; 3、再到迁入地相关派出所办理迁入手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
8,265 2022.04.17 -
01:37
农业户口是不是就是农村户口
农业户口就是农村户口。农业家庭户口是指这个户口簿上的所有成员都是农业户口,以前有好多的农业和非农业的混合户,举个例子说,爸爸是农业户口,下面的几个孩子也都是农业户口,那么这个户口就是农业家庭户口了。农业家庭户口又称农业户口,是指靠自己生产口
10,602 2022.05.11 -
00:56
家庭户口是农村户口吗
居民家庭户口不一定是农业户口。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户籍与非农业户籍的区别,由此衍生了蓝印户籍证明。这是为了户籍管理中心统一进行户籍管理,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的管理功能,建立与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人口等统计制度。
2,76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