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适用的法律为什么依法不适用法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定违约金 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为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在一些法规(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比例。合同对违约金作了原则性规定,且有关条例规定了违约金比例,适用法定违约金。在此情况下,由于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程度的不同,确定违约金的方法与数额也有所不同。 1)有关条例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的,即可按该比例直接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5项规定,逾期交货的,应比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按逾期交货总值计算,向需方偿付逾期交货的违约金。这里明确规定了延期交货的违约金比例为每日万分之三。再如,《加工承揽合同条例》第21条第4项规定,逾期交付定作物,应当按照合同规定,向定作方偿付违约金。以酬金计算的,每逾期一天,按逾期交付部分的酬金总额的千分之一偿付违约金。由此可见,延期履行合同的法定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固定的。各种滞期费、滞纳金等适用如上规定。 2)有关法规只规定了违约金一定比例范围。这需要通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或合同仲裁机关确定一定的比率,才能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1项规定,供方不能交货的,应向需方偿付违约金。通用产品的违约金为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一般来讲,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定违约金为一定的比例范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累犯不适用缓刑的法律依据是刑法明文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主要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累犯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
-
被告不适格适用的法律
被告不适格,是指对于具体的诉讼,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成为诉讼当事人的资格。 在民事诉讼法中,原告如果不满足《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条件的,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08条,裁定驳回起诉即可。但是对于原告诉错对象即“被告不适格”的问
2020.06.05 119 -
传讯证适用的法律依据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该法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2020.03.11 803 -
累犯不适用缓刑的法律依据
累犯不适用缓刑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该规定是因为累犯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具有再犯的危险,不符合缓刑规定的有悔罪表现条件。
2022.12.02 194
-
违约定金的适用法律是什么
违约定金是指以放弃或赔付定金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一方违约应以定金承担违约责任。
2023-09-11 15,340 -
违约金适用的法律有哪些
1、一般来说,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就应按照约定来承担违约责任,但特殊情况例外。 2、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
2022-04-19 15,340 -
哪些法律依据适用劳动合同违约金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
2022-02-19 15,340 -
不适用的法律依据一
学界目前有两种看法,主流认为是不构成犯罪的。缓刑期满则不再执行原判刑罚,所以期满后不受五年内故意犯罪为累犯的限制。但认为构成累犯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认定。
2022-10-29 15,340
-
01:05
财产继承如何适用法律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财产的继承规则适用下面几条法律规定:第一,在继承开始后,如果被继承人生前定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如果既没有遗嘱,也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依照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
896 2022.04.17 -
00:51
提存的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提存的适用条件是: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2、债权人下落不明; 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
1,473 2022.04.18 -
01:29
租赁合同纠纷解决适用什么法律租赁合同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先,最高法院为正确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结
1,4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