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说有笔资金涉嫌诈骗被冻结半年,结果半年过去了又续冻半年,请问这半年过后会自动解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银行卡被冻结的原因: 一、银行卡是信用卡(贷记卡),如果被冻结,可能是信用卡出现过异常交易,比如恶意套现、伪造信息、密码连续错误等,银行卡都有可能被银行冻结。 二、可透支的银行卡,银行会根据实际偿还能力来给制定透支份额,当透支超出份额银行会立刻冷冻你的银行卡。 三、银行卡是借记卡,如果被冻结,一种是错帐冻结,就是说银行交易时将钱错误地多给到了储户账号上,那么银行可能会把多的部分冻结掉。一种是司法冻结,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司法机关因办案的需要可以向银行申请冰结银行卡。同时海关,税务机关等部门也是有权冻结的。 四、不论是什么银行卡,如果输入密码三次连续出错,银行系统会自动把银行卡密码锁住,与冻结差不多,但不是冻结。24小是过后会自动解除。 五、银行卡到期没有重新办理新卡的,到期后银行会冻结你的过期银行卡。 六、银行卡如果被连续挂失多次,被银行方面认为有恶意挂失的嫌疑而予以冻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冻结期限届满后人民法院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冻结会自动解除。如法院在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延期手续的,则冻结到期后会进入下一个冻结周期。
会。司法冻结时间是6个月,超期后一般自动解冻,如果没有解冻,你可以到你的开户行要求解冻。解冻方法:银行卡被冻结之后,金额还在卡内,只是不能取出进行消费,可以向银行进行解冻申请,持卡人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到所在地银行办理银行卡解冻业务,在工作人员的协同下,填写申请解冻业务申请,在自动取号机中排队取号,等待柜台工作人员叫号,把银行卡,身份证,申请表交给柜台工作人员,并告知解冻银行卡业务,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办理,情况属实,即可拿回银行卡,身份证。
-
公安局冻结银行卡半年,半年之后会解冻吗?
公安局冻结银行卡半年,半年之后一般会解冻。银行卡被公安局冻结了一般是因为银行卡与一些法律、公安案件有关系。因为按法律,公安局不可以直接冻结个人银行账户,只有因办案或司法需要,公安局才可以报请法院冻结涉案的相关银行账户。当银行卡被公安局冻结时
2020.03.06 1,956 -
银行卡冻结1年后再冻结半年
银行卡被单项冻结就是你的银行卡只能存钱,而不能取钱。银行卡被单项冻结的原因: 1、银行卡是信用卡(贷记卡),如果被冻结,可能是信用卡出现过异常交易,比如恶意套现、伪造信息、密码连续错误等,银行卡都有可能被银行冻结。 2、可透支的银行卡,银行
2020.08.27 665
-
银行卡冻结半年后会自动解冻吗?
会。司法冻结时间是6个月,超期后一般自动解冻,如果没有解冻,你可以到你的开户行要求解冻。解冻方法:银行卡被冻结之后,金额还在卡内,只是不能取出进行消费,可以向银行进行解冻申请,持卡人携带身份证,银行卡
2021-12-23 15,340 -
还清银行卡半年后冻结怎么办
银行的操作系统有着冻结存款的功能,但是银行只有依法配合操作权,并没有自行决定权。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只有在公检法等法定主体在法定情形下依法作出了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并由两位以上持有执行公务证的工
2022-03-19 15,340 -
银行卡冻结几年后会自动解冻?
亲属去世,银行卡被冻结,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取出存款: (1)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申办继承权证明书,该项存
2022-04-29 15,340 -
银行卡冻结一年了会自动解冻吗
亲属去世,银行卡被冻结,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取出存款: (1)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申办继承权证明书,该项存
2022-04-15 15,340
-
01:04
结婚半年离婚彩礼退吗
彩礼,又称聘礼,是指按照当地习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者财物,以表示其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认为彩礼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离婚时女方不必返还彩礼,男方也无权请求分割。如果男方在离婚时
2,566 2021.04.25 -
01:02
结婚不到半年离婚女方退礼金吗
夫妻双方结婚不到半年,在离婚的时候是否需要退还礼金,需要分情况来讨论。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已经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同时已经进行了实质的夫妻生活,就意味着已经实现了男方在结婚的时候,赠与女方礼金行为的目的。换句话说,赠与礼金属于带有目的的附条
867 2022.04.17 -
02:09
分居一年半会判离婚吗
分居一年半,法院不一定会判决双方离婚。要得到法院的离婚支持,双方至少要分居两年,或者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1、其中一方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2、其中一方实施了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3、其中一方存在严重的恶习,而且屡教
1,32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