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有权不拿物业管理用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物业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根据这条规定,物业公司未经业主大会同意,不能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更不能将物业管理用房出租给他人牟取利益。因为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是全体业主的,物业公司只能使用而不能处置。如果要出租的话,也要经业主大会表决通过才行,并且出租的收益应归全体业主,物业公司不能占用。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65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理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剩余部分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所以,物业公司的说法是不对的,你该代表业主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投诉,制止物业公司这种侵犯业主权益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有收入的,将收入用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物业管理用房用于其他用途的,需经业主大会同意。
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公司不可以出租物业管理用房。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的方便,业主们通常允许物业管理公司使用部分公用房屋。物业管理房屋的使用仅限于为业主提供服务,只有经业主许可及业主大会同意,物业公司方可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
物业管理公司有权出租物业共用部位吗
物业公司无权擅自出租共用部位。共用部位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财产,物业公司未经许可进行出租侵犯其他业主权益的,业主与业主委员会可以要求其停止占用,恢复原状,造成共用部位损坏的,可以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2020.07.21 164 -
物业管理公司有权将管理用房挪作他用吗
物业管理公司无权将管理用房挪作他用,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
2020.08.02 152 -
物业管理公司有租赁物业的吗
物业管理不包含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是不包含房屋租赁这项内容的。
2020.07.05 267
-
物业有权转包物业公司管理权吗
原则上是不可以的,因为物业服务关系具有一定人身属性。
2022-11-01 15,340 -
物业公司是否有义务为业主配置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管理的用房的产权
《物业管理条例》第30条明确规定“建筑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依据上述规定,建设单位在开发的区域内为物业管理企业配置物业管理用房是其法定的义务。物业管理的用房的产权依
2022-02-27 15,340 -
物业公司可以出租物业管理用房吗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和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的,由县级以上地方
2023-02-20 15,340 -
物业管理公司有权将管理用房挪作他用吗
为了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的方便,业主们通常会允许物业管理公司使用一些公用房屋,但这些房屋的使用应仅限于为业主提供服务。未经业主的许可,物业管理公司不能将这些公用房屋挪作他用。 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管
2022-03-12 15,340
-
01:20
不交物业费物业有权停水停电吗首先业主和物业公司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如果有任意一方违约的,都需要承担合同所违约的责任。 如果是因业主不及时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有权要求其缴纳物业费,但是物业无权采取停水或者停电的方式;因为业主是与供
8,312 2022.04.17 -
00:52
不住房子可以不缴纳物业管理费吗不住房子的,也不可以不缴纳物业管理费。业主大会选定物业服务企业后,业主委员会应当与聘用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合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后,业主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缴纳物业管理费,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
3,252 2022.05.11 -
01:04
物业公司不备案的后果物业公司不备案的后果如下:没有备案的物业公司,在业务地经营的时候,是不享受法规的保障的。一旦发生物业纠纷等需要解决时,物业主管部门没有任何的义务协助解决。一经发现,会被处以罚款,并限期备案,拒不改正,将会被处以重罚。备案企业才能够在法律框架
5,67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