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银行卡构成刑事案件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四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第一百四十三条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案件一般不会冻结银行卡。并不是所有的判刑都会冻结判刑人的银行卡的,法院判罚中没有没收全部财产一条就有用。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所以说法院判罚中没有没收全部财产一条就不会冻结判刑人的银行卡。
民事案件是否会冻结银行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对方当事人申请保全,或者人民法院自行采取保全措施的,当事人的银行卡就会被冻结;人民法院立案后,对方当事人未申请保全,并且人民法院也没有采取保全措施的,当事人的银行卡就不会被冻结。因此银行卡是否会冻结,应当看人民法院是否采取保全措施。
-
刑事案件会冻结家属银行卡吗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抚养的家属保留必须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
2020.05.15 541 -
刑事案件会冻结配偶银行卡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只会对涉案有关的物品进行扣押,如果女方的银行卡与案件无关的,是不会被冻结的。夫妻两个人结婚之后,一个人欠的债或者是两个人共同建的债,都属于是夫妻的共同债务,两个人需要一起去偿还的,在法院进行强制性执行的时候
2020.09.10 703 -
民事案件会冻结银行卡吗?
民事案件是否会冻结银行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对方当事人申请保全,或者人民法院自行采取保全措施的,当事人的银行卡就会被冻结;人民法院立案后,对方当事人未申请保全,并且人民法院也没有采取保全措施的,当事人的银行卡
2021.12.11 2,425
-
冻结银行卡属于刑事案件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
2022-05-06 15,340 -
民事案件会冻结银行卡吗?
民事案件是否会冻结银行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对方当事人申请保全,或者人民法院自行采取保全措施的,当事人的银行卡就会被冻结;人民法院立案后,对方当事人未申请保全,并且人民
2021-12-19 15,340 -
被银行冻结的卡属于刑事案件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
2022-04-20 15,340 -
银行卡被冻结是属于刑事案件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
2022-04-26 15,340
-
01:36
民间借款起诉会冻结银行卡吗
欠钱被起诉后,银行卡是否被冻结取决于原告是否申请财产保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原告在诉讼中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一般称之为诉中诉讼保全。法院接在受申请后,对于情况紧急的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
3,692 2022.04.15 -
01:01
法院冻结银行卡有什么影响吗
法院冻结银行卡之后,会在银行留下征信记录,会影响到以后个人办理大额贷款等业务。 法院在冻结时不用提前通知,可以直接对其银行账户进行冻结。 一般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应严格执行法院判决,迟迟没有执行的,会对其进行强制执行,情况严重的,还可能涉嫌
4,448 2022.04.12 -
01:16
伪造银行卡构成什么罪
伪造银行卡主要是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量刑是以下几点: 1、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至20万罚金; 2、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至50万罚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211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