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怎么写对第三人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有别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和婚前财产公证,是夫妻双方在婚姻续存期间对夫妻各自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所有权进行协议,由于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没有公示,不能推定第三人必然知道,所以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对第三人无效。 抚育子女是父母的一项天职,不得因任何事由予以免除。笔者在实务中遇到不少要求代为拟订婚内财产协议时要求不愿要孩子,谁要孩子谁承担孩子的一切抚育费用。此类约定的效力,不能说完全无效。 婚姻生活中形成的债务,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 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不等于不承担家庭生活开支。对于家庭生活的开支,有些是无法预见的,若协议上没有约定,显然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对第三人不一定有效,除非第三人知道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对夫妻双方都有内部约束力,如需变更或撤销,必须经婚姻当事人双方同意,一方不得依自己单方面的意思表示来变更或撤销协议。而如果第三人知道夫妻签订了财产分割协议,那么该协议对第三人就会产生外部对抗效力。
-
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对第三人有效吗?
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对第三人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
2021.04.19 173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能对抗第三人吗?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一般不能对抗第三人。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只约束当事人双方的财产关系。 如果签订离婚协议时,一方存在欺诈、胁迫的手段的,则离婚财产协议无效。 对第三人而言,则可以请求确认无效,保护自己的利益。
2021.03.05 117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能对抗第三人吗
一般来说,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协议不能对抗第三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债权人以个人名义主张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权利的,应当视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夫妻中的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和债务人曾经明确约定该债务为个人债务,夫妻双方的共同
2022.04.13 1,184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对第三人有效吗,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三类效力有哪些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有别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和婚前财产公证,是夫妻双方在婚姻续存期间对夫妻各自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所有权进行协议,由于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没有公示,不能推定第三人必然知道,所以婚内财产分割协议
2022-01-24 15,340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否对第三人有效
夫妻订立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既不同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也有别于夫妻财产制契约。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与夫妻财产制契约引起的物权变动,依然属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但是,其效力可分为对内和对外效力。
2022-04-17 15,340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对第三人是否具有效力
夫妻订立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既不同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也有别于夫妻财产制契约。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与夫妻财产制契约引起的物权变动,依然属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但是,其效力可分为对内和对外效力。
2022-04-12 15,340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否对第三人具有效力
夫妻订立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既不同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也有别于夫妻财产制契约。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与夫妻财产制契约引起的物权变动,依然属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但是,其效力可分为对内和对外效力。
2022-04-19 15,340
-
00:54
夫妻财产分割协议怎么写有效男女双方在离婚的时候需要对财产的分配还有债务的处理,以及子女抚养问题进行协商。关于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应当写在离婚协议里面,这是离婚协议的必备条款。 夫妻财产分割协议应当具体写明具体的财产有哪些,以及财产的状况。例如房屋的位置,房屋的面积,产
647 2022.06.21 -
01:14
手写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手写的离婚协议和打印的离婚协议从呈现的形式上来说,并无差别,是否有效不在于其是打印的还是手写的,而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夫妻双方是否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则满足主体条件,如果不是,如一方患有精神病等情况,则不满足主体条件。 二是看
1,542 2022.04.17 -
02:15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怎么写首先,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要就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权归属等问题订立书面协议,即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应当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1、开头要写明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户口所在地等;2、其次,离
1,46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