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单位侵犯工程合同转让权责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建设工程合同为什么不能转让?这属于转包行为,《建筑法》中明文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转包”进行了明确的法律定义,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截肢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解除与承包人的合同,并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损失。 第八条承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发包人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应予支持: (一)明确表示或者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 (二)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完工,且在发包人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完工的; (三)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并拒绝修复的; (四)将承包的建设工程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民法典》和其他法律规定,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将其部分工程分包给他人的行为是允许的,但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
可以转让,但是有条件限制。转让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为前提,如果合同不存在或被宣告无效,被依法撤销、解除、转让的行为属无效行为,转让人应对善意的受让人所遭受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必须由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协议,该协议应该是平等协商的。
-
事业单位工程承包合同如何处理?
工程承包合同的处理: 1、和解或调解;发生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或者通过第三者进行调解。 2、仲裁;可以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合同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3、诉讼;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包括涉外合同的当事人,都可向
2021.01.18 125 -
施工单位承包工程转包怎么处罚,承包单位转包怎么办
根据《民法典》和其他法律规定,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将其部分工程分包给他人的行为是允许的,但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
2021.02.22 270 -
承包单位能否将工程转包?
承包单位不能将工程转包。根据法律规定,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也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2021.02.14 268
-
工程转让承包合同如何写
甲方: 乙方: 丙方: 经各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自愿、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就土地转让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地块概况 二、转让方式 三、违约责任 四、其他 甲方(盖章): 代表: 乙方(盖章): 代
2023-06-01 15,340 -
承包单位转包工程如何处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对施
2022-06-13 15,340 -
承包单位将工程部分转包如何界定?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第八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转包,但有证据证明属于挂靠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除外: (一)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给其他单位(包括母公司承接建
2022-11-20 15,340 -
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转包的如何界定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第八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转包,但有证据证明属于挂靠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除外: (一)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转给其他单位(包括母公司承接建
2022-06-24 15,340
-
01:12
承包单位转包工程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承包人经过发包人同意之后,把自己一部分工程分包给其他人的行为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把自己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都转包给其他人或者把自己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进行肢解以后,采用分包的方式,分别转包给其他人。 如果承包单位把自己承包
694 2022.05.11 -
01:11
工程承包合同违约后该如何维权
工程承包合同违约之后,遭受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而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违约责任就包括了: 1、继续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责任; 2、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责任; 3、赔偿另一方遭受的实际损失的责任; 4、其他法
574 2022.06.22 -
01:14
工程承包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工程承包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1、发生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自行友好协商,解决合同发生的争议; 2、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调解是由当事人以外的调解组织或者个人主持,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引导,促进当事人互谅
378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