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假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签订假合同,在一定情况下有可能触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合同诈骗罪,具体情况如下。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是:合同造假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
合同造假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12.12 219 -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一般是什么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是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若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8.16 161
-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造假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5-14 15,340 -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合同造假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2-11-23 15,340 -
2022年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造假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11-19 15,340 -
造假合同的法律后果
合同章造假的法律后果: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合同章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他人财产,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会依法受到刑事处罚,同时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以虚构的
2022-06-02 15,340
-
01:02
协议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依照合同性质的不同,其处理方式不同。因此,所签订的合同是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还是服务合同或其他合同,依合同性质不同,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也各不相同。在合同解除前,最好向专业人士进行详细的咨询。 通常,合同解除后,还没有履行的,要停止履行;已经履
883 2022.04.17 -
01:01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如果合同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的,将会产生以下数点法律后果: 第一,返还财产。如果在合同履行中,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当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给付财产的一方有权请求对方返还财产,接受的一方则依法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第二,赔偿损失。
4,953 2022.04.17 -
01:10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因为无效合同涉及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所以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从合同订立的那一刻起,就对双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但是有一项例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并不影响双方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
2,5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