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结婚证的夫妻可以再生育一胎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法结婚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子女,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便生育间隔不得少于四年: (一)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定居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三)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女孩或者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农村居民只有一个子女的; (四)经市(行署)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病残儿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且医学上认为能够生育健康儿的; (五)特殊情况经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符合前款第(四)项规定要再生育的,不受生育间隔的限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再婚的夫妻不含复婚,在婚前双方各自生育子女的数量在两个以上,但是再婚后两个人没有共同生育过子女的,可以批准再生育一胎。所以再婚夫妻双方都有孩子,但是再婚后没有共同生育过孩子的,经过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
再婚夫妻能生四孩,但违反计划生育条例。我国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生育两个以内子女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双方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 1、再婚夫妻婚前仅生育一个子女,婚后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2、再婚夫妻婚前生育两个以上子女,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的。
-
再婚夫妻是可以生三胎吗
再婚夫妻可以生三胎。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
2022.08.24 343 -
再婚可以生育三胎吗
不可以,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如果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2020.07.12 151 -
再婚夫妻是否可以生三胎
再婚夫妻可以生三胎。已开放三孩政策,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再婚家庭如果只有两个子女的,当事人可以决定生育第三个子女。 允许生三胎的条件如下: 1、夫妻曾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两个子女后女
2023.01.31 1,384
-
再婚夫妻可以生育二胎吗
符合当地计划生育条例即可生育第二个子女。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各项优待和奖励后生育或者收养第二个子女的,收回证件,并从生育或者收养第二个子女之月起停止享受全部优待和奖励。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2-03-14 15,340 -
再婚夫妻可以生育二胎吗?
新《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再生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还应当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
2021-11-11 15,340 -
再婚夫妻还可以生育二胎吗
二婚是指再婚家庭,是否附合二胎生育条件的依据是各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规定。不附合规定条件的必须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如《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再婚夫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市、区)人
2022-02-06 15,340 -
再婚夫妻, 又有一个孩子, 可以生育一胎吗?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下同)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
2022-01-12 15,340
-
01:21
二胎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二胎可以领取生育津贴。但是需要满足领取生育津贴的条件。二胎有生育津贴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时仍在参保的。不过还是需要结合相关的地方规定,才能进行确定。除此之外,在申请分娩生育津贴时需要提供下列材料: 1、参保
8,959 2022.05.11 -
01:10
女生几岁可以领结婚证
结婚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出现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也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强加干涉。根据《民法典》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结婚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也即男性不得在二十二周岁前领取结婚证,女性不得在二十周岁前领取结婚证。值得注
15,036 2022.04.17 -
00:51
男方有生育险可以领生育津贴吗
男方有生育险不可以领生育津贴。只有女方在没有生育保险使用男方的生育保险的情况下,女方可以用男方的生育险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
11,0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