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的计算方式是复利还是不合理约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的计算方式就是复利。民间借贷遵循不保护复利原则,这是司法实践中处理借款纠纷案件所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也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所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第七条分别作出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由此可见,该司法解释并不完全禁止高于银行利率的行为,但是了规定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外的高利,也即并未禁止出借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合理的复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利息约定不明的不算是约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利息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在没有证据显示双方有明确的利息约定的情况下,出借方的利息主张就将得不到支持。
利息约定不明的不算约定利息,如果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利息约定不明,则视为没有利息,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且当事人约定利息的,约定的利息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
欠账利息的计算方式
法院判决后债务利息计算的方法,应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
2020.12.24 426 -
借条中利息计算方式约定不明怎么办
借条中利息计算方式约定不明的,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利息约定不明的,视为没有利息。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三款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
2021.04.11 87 -
借款合同中利息是按年计算还是按月计算的呢
借款合同中利息是按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来计算,当事人可以约定按年计算,也可以约定按月计算,只要约定的利息不属于高利贷就可以。计算方式和利率等重要的内容可由当事人自行在合同中约定。
2021.01.02 552
-
民间借贷中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的计算方式是复利还是不合理约定呢
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的计算方式就是复利。民间借贷遵循不保护复利原则,这是司法实践中处理借款纠纷案件所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也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所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
2022-03-24 15,340 -
利息计算的利息是本金还是利息
属于利息的。建议你自己谨慎处理。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
2022-05-04 15,340 -
借款的利息计算方式是怎样的呢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
2022-06-23 15,340 -
买卖合同未约定利息怎么办?有利息计算方式
签订买卖合同时未约定利息可以订立补充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也可以主张利息,其标准应当参照同期央行贷款利息并按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
2022-05-28 15,340
-
00:56
不写利息的借条怎么算利息
借条上如果没有写借款利息的,则无论是什么借贷领域,都一律视为当事人双方对借款没有设定利息。但是,如果当事人双方对于借款利息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的,则当事人可以对利息问题进行重新协商。如果能够达成补充协议的,则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执行。如果不能
2,123 2022.04.17 -
00:57
未约定利息的借款能否主张利息
民间借贷合同当中,当事人双方在借款合同中对于借款利息没有约定的,当事人不能主张利息。但是,如果是对于利息的约定不明确的,则当事人双方还可以通过补充协议进行明确。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则再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
2,152 2022.04.17 -
01:12
好友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还需要支付利息吗
好朋友之间的借款,如果双方事先没有约定利息的话,根据法律规定视作双方是无息借贷。换句话说,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在借贷合同中约定利息,出借人就不能主张对方支付利息。这主要根据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中,出台的司法解释第25条的规定。
1,60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