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信用卡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使用信用卡消费已经很普遍,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忘记还款,是否使用信用卡逾期不还都会构成犯罪呢怎样的情况下会构成犯罪呢下面由为您整理介绍。使用信用卡已成为普遍的消费方式,一些持卡人在对信用卡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误区,并不清楚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信用卡,或对逾期不还款等行为抱有侥幸心理,不仅对个人贷款、信用评价产生负面印象,甚至无意中触碰到法律的底线,付出沉重的代价。我国刑法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情形之一,但并非使用信用卡逾期不还款不一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恶意透支达到一定数额,就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且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比平常人们对信用卡的理解更宽泛,不仅包括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还包括没有透支功能的借记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就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犯罪。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并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因此,使用信用卡时要注意,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信用卡诈骗的情形如下: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冒用别人信用卡的;恶意透支的。
-
信用卡逾期什么情况下会坐牢
信用卡逾期会坐牢的情况应当是当事人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02.17 139 -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信用卡诈骗
导致信用卡诈骗的情况如下: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因法定原因而失去效用的信用卡; 3、冒用别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2022.04.29 163 -
什么情况下信用卡诈骗罪减刑
信用卡诈骗罪减刑的情况为: 1、阻止别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
2022.06.24 142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什么情况下信用卡诈骗罪会被判刑
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使用伪造的
2022-04-01 15,340 -
卡片贩卖给别人使用, 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被判刑, 涉嫌妨害信用卡罪吗
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2-01-23 15,340 -
信用卡什么情况下会坐牢
如果欠款的本金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依法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2-07-09 15,340 -
偷取信用卡信息罪什么情况下判刑
窃取信用卡信息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窃取信用卡信息罪是指窃取
2021-11-23 15,340
-
00:52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被判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在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缓刑。但是,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1,360 2022.04.17 -
01:12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判缓刑
适用缓刑的首要条件就是犯罪分子不是累犯,也不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他基本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需要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根据实践经验,适用
1,599 2022.04.17 -
00:55
什么情况下判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犯罪分子应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要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这时候行为人就可以宣告缓刑。如果是符
1,1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