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证明公司跟本人有劳动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存在劳动关系的;可以工资收条、签到名单等来证明。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3.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义务,是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承担,单位占大头,个人占小头。新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新劳动法新增了处罚条款,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还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数额,新劳动法第四十七条作了详细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
怎么证明和公司有劳动关系
证明和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多种证明。
2020.11.05 139 -
公司怎么开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合同能证明劳动者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没有劳动合同,下面的凭证也能作为证据:劳动者填写的招用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020.08.18 193 -
怎么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证明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1、双方之间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直接提供劳动合同; 2、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提供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会议记录等材料;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2020.01.03 184
-
怎么证明跟公司有劳动关系?
存在劳动关系的;可以工资收条、签到名单等来证明。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3.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是
2022-04-19 15,340 -
怎么证明跟公司有劳动关系
可收集下列凭证证明跟公司有劳动关系: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
2022-06-23 15,340 -
怎样证明跟公司有劳动关系
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员工的工资和工资卡,公司盖章的职工名册,都可以认定员工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要求双倍工资。
2023-02-05 15,340 -
怎么证明跟公司是否具有劳动关系?
存在劳动关系的;可以工资收条、签到名单等来证明。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3.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是
2022-04-19 15,340
-
01:07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6,227 2022.04.17 -
01:18
直系亲属关系证明怎么开
直系亲属关系证明一般可以直接到申请人原出生地曾经所申报户口的派出所进行办理即可。具体开具直系亲属的关系证明需要提交的以下的资料,即可进行办理: 1、如是申请人自行去办理,则申请人的需要携带个人居民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如果申请人已经注销户
8,238 2022.04.15 -
00:52
怎么跟父母断绝关系
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法断绝。要想从法律上断绝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通过合法的方式,被其他人收养,形成一种拟制血亲的收养关系。此时在法律上,就会承认与亲生父母及其亲属的一切关系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18,4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