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强险是赔偿谁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机动车交强险是赔偿车上人和被保险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 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一、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限额: 1、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人民币; 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人民币; 3、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人民币。 二、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 1、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 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 3、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
-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限额
为更好发挥交强险保障功能作用,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银保监会会同公安部、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研究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
2020.07.22 173 -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流程
交强险申请理赔如涉及第三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被保险人应先联系120急救电话(如有人身伤亡),拨打122交警电话,并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电话报案,配合保险公司查勘现场,可以根据情况要求保险公司支付或垫付抢救费。保险公司应自收到赔
2020.09.07 184 -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标准
具体赔偿标准如下:1、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2、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3、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4、当被保险人无责任的时候,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元;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元;无责任财产损
2021.03.24 478
-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
机动车交强险赔偿范围: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强险的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
2022-06-09 15,340 -
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应给支付给谁?
对于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应给支付给谁,是用来赔付给由于你的责任造成其他车辆或人员损失的“别人”,是不能用于自己修车或意外医疗的。
2022-07-11 15,340 -
机动车交强险是怎么赔偿的
1、随车携带机动车辆《三证一单》的清晰复印件、即车主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大单。在此特别提醒大家,现在许多保险公司的保险小卡已不再作为理赔凭证。 2、出险及时报案非常重要,尤其是重大事故。拨打保
2022-07-28 15,340 -
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范围
实际损害、伤残赔偿、精损赔偿金。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
2022-04-03 15,340
-
01:12
酒驾交强险是否赔偿酒驾后发生交通事故撞伤人,作为法定的机动车保险,交强险还是会第一时间实现理赔。这是为了保障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一方的利益,只要有第三人受伤,交强险就必须理赔。但是,如果是酒驾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根据我国的交强
5,029 2022.04.17 -
00:53
什么是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又可以被简称为交强险,该险种是第一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性保险,交强险主要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导致另一方受害人出现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在其责任限
1,558 2022.04.15 -
00:50
单车事故交强险可以赔偿吗只购买交强险出单车事故了没有赔偿,交强险是赔偿双方事故时引起对方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第三者责任险也是赔偿,双方事故中引起对方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只有购买了车损险时,在单车事故中,才可以得到赔偿自己车辆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交强险是
3,8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