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以上辞退赔偿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工作多年了。《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要进行辞退的话,那么其辞退的赔偿标准要看是否自动辞职,如果合同没有到期,公司没有任何法定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十年以上员工则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两倍的赔偿金。具体按照该员工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
为同一单位工作十年的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的标准按劳动者在其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工作每满一年则向劳动者支付支付一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未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单位涉嫌违法辞退,劳动者有权依法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如何赔偿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具体赔偿标准如下: 1、双方协商辞职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赔偿。一般来说,劳动者在公司的工龄是赔偿的。每年赔偿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如果是10年的工龄,可以赔偿
2022.06.17 2,935 -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怎么赔偿
工龄超过十年的员工,如果你是在一家企业连续做满了十年,那么无论是新劳动合同法还是旧劳动法,你都应该已经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但如果你不是在一家企业工作了十年,因为你的合同是每年一签,按照新劳动合同法,连续2次固定期限合同,你就应该签署无固
2020.06.14 271 -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怎样赔偿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赔偿具体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
2022.07.31 2,446
-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您可以向原工作单位申请经济补偿:依据工作年限而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
2022-04-05 15,340 -
工作十年以上辞退赔偿
1.如果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不需要经济补偿。2.如果合同期内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支付你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是你在此单位的工龄乘以你的月收入。3.是的4.如果你在单位工作满十年,可要求与单位签
2022-02-03 15,340 -
以上工作十年以上辞退赔偿
如果通过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则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基数是以离职前的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最多补偿十二个月。如果协商不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则要支付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为经
2022-03-26 15,340 -
工作十年以上被辞退赔偿标准是多少
可以得到23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
2022-03-26 15,340
-
00:51
十年以上的员工公司可以辞退吗十年以上的员工,公司可以将其辞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将员工辞退;第二,当员工出现法定过失情形时,如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时,公司也可以将其辞退;第三,即使员工没有过失,但在存在法定情形时,如员工不能胜
5,681 2022.05.11 -
01:14
2020年劳动法辞退赔偿标准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1,417 2021.04.25 -
01:06
工作四年被辞退赔偿几个月工资工作四年被辞退,如果公司是违法解除,那么要赔偿8个月工资,如果符合以下情形,那么要赔偿4个月工资:1、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者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剪人员的,或者出现其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
11,34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