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从不签约的第二个月起每月赔偿给劳动者双倍工资,但最多赔偿十一个月;如果不签约的期限不超过一个月的,则不需要赔偿,及时签约即可。
企业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劳动者的方式是应该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双倍工资从用工满一个月后的第二天起到补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最高不超过11个月。国家规定只要发生劳务关系,都需
2020.05.23 595 -
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公司超过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超过一年以上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并且视为是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020.06.10 195 -
公司不与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公司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最多支付不超过十一个月的二倍工资;离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2020.05.05 143
-
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提供有效的劳动关系证明,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1、没签劳动合同,可以主张从工作的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的双倍工资。 2、如果没有缴社保,可以要求单位补缴从工作之月起的社保。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
2022-05-23 15,340 -
公司不与员工签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搜索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
2022-02-22 15,340 -
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办
不签劳动合同如何维权首先,应当举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一)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三)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
2022-08-24 15,340 -
员工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办
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员工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么终止劳动关系,要么支付双倍工资。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个人认为这种回答是正确的,可能该回答者没有解释清原因。事实上,我们对每一部法律或
2022-07-14 15,340
-
01:10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如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长不超过是十一个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
4,594 2022.05.11 -
01:02
公司不与员工续签合同怎么赔偿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的标准为:按照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
2,702 2022.05.11 -
00:53
员工没有签订合同公司怎么赔偿如果员工没有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如果单位拒绝进行赔偿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那么可以做一份清晰的电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
1,8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