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重婚罪要怎样取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重婚罪的取证,你先认识一下什么是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如果你想对你丈夫的重婚取证,一方面是可以从你丈夫自己承认的事实作为证据,还有就是他们的结婚证,结婚照等都可以作为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证明对方存在重婚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查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地点,向同居场所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是否以夫妻关系生活,劝说知情人作证,取得相关证人证言; 2、去婚姻登记机构查询对方的婚姻登记状况,有登记的,可以请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配合,调取重婚的证据; 3、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警方予以调查。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重婚罪怎样正确取证
重婚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在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所构成的犯罪。 重婚罪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一种是以夫妻名义同居在一起的未领取结婚证的婚姻。因此,对于重婚需要什么证据,
2020.03.28 148 -
重婚罪怎样才能取证
重婚罪的取证,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调取。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2020.01.11 123 -
重婚罪要怎么取证
重婚的取证方式: 一、收集证人证言,向重婚者居住附近的临近收集证人证言。 二、收集电子数据证据,拍下重婚者与第三者一起的视频或者照片。 三、收集书证,如果重婚者与第三者领取了结婚证,这个结婚证是证明重婚的直接证据。
2020.09.14 221
-
重婚罪怎样取证
1、证明对方有固定同居的居所,要认定重婚最重要的一点是与他人同居生活,同居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2、确认对方是否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同居生活,可以从其生活场所附近经常有来往的人进行了解取证。3、报警,请警方
2021-04-15 15,340 -
重婚罪怎样取证?
重婚罪的取证方法: 1、确定重婚者是否真的重婚,要看是否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同居生活,这些需要有人对此给予认可 2、劝说知情人作证; 3、调取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由居委会出具对方与他人共同以夫妻名义生活
2022-05-28 15,340 -
重婚罪怎样取证?
重婚罪应该怎么取证? 1.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重婚犯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子,女人有丈夫,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没有终止法
2021-07-07 15,340 -
重婚要怎样取证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对方重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的,关于证明对方重婚的取证,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寻找重婚者与第三者,居住生活的场所,以便
2022-09-01 15,340
-
01:09
重婚罪怎么让公安取证
重婚罪的婚姻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已经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二是以夫妻名义同居在一起但未领取结婚证的婚姻。 所以,对于重婚需要公安机关调查的证据,具体要分成两种情况: 1、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这种情况需要调取证据就比较简单,需要的证据有结婚
1,855 2022.04.17 -
01:10
重婚罪怎样判刑
重婚罪,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或当事人明知对方有配偶却仍然与之结婚的行为;有配偶通常是指男性已有妻子、女性已有丈夫,并且双方的夫妻关系没有经过法律程序进行解除,仍然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重婚
838 2022.04.17 -
01:27
诽谤罪怎么样取证
关于诽谤罪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取证:口供、录音、一些书面证据、聊天记录截图等等相关证据,如果遭受诽谤情况严重,建议当事人最好聘请律师从专业的法律角度收集诽谤罪起诉的相关证据。 一般诽谤罪的构成要符合以下几点: 1、嫌疑人故意捏造虚假并散布虚构
63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