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二审判决生效后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向二审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纠纷判决不执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民事纠纷的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一般会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是不会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并且会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
民事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怎么办
民事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不愿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送执行员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
2020.09.24 203 -
民事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怎么办
民事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不愿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送执行员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
2021.12.11 840 -
民事经济纠纷判决生效后被告人不执行怎么办
如果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判决生效后,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可以构成刑事犯罪。胜诉方有义务向法院提供败诉方的财产线索以利于法院执行。
2020.12.12 211
-
二审判决生效对方拒不执行怎么办
判决生效后既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二审判决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一、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立案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都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从法律
2022-07-10 15,340 -
民事案件二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判决两年内申请执行,对方不执行就申请法院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022-05-10 15,340 -
民事诉讼二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判决两年内申请执行,对方不执行就申请法院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022-04-11 15,340 -
二审判决生效后不执行怎么办
向二审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
2022-04-06 15,340
-
01:16
终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怎么办终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可以分为五类情况,具体如下:1、海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裁判文书的期限是180天,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从该
2,177 2022.05.11 -
00:55
对刑事二审判决不服怎么办当事人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可提起再审。一般来说,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但如果当事人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可由本人进行申请审判监督程序。有三种启动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
2,512 2022.05.11 -
00:57
二审刑事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反映。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
2,32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