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撤销缓刑假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缓刑、假释人员提请撤销缓刑、假释,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书。司法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移送的案卷材料包括: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二份;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强制措施、处罚决定书,原一、二审刑事裁判书,原假释裁定书复印件;提议撤销缓刑、假释审核表;有其他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证明;社区矫正人员综合表现材料等。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并送达提请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因受到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强制隔离戒毒处理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的,人民法院还应将裁定书分别送达办理该行政强制措施案件的公安机关和该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机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无论所犯新罪的性质和形式,也无论所犯罪行会被判处何种刑罚,都应当撤销假释,对所犯新罪进行判决,并把前罪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和新罪判决的刑期,按总和刑期以下数罪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数罪的刑期并罚。 二、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所犯新罪,如果发现的新罪是在追诉时效内的,也要撤销假释,按第一条的规定处罚; 三、获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有在前罪判决之后没有判决的漏罪,并且没有超过追诉时效,不论其漏罪的性质,应判何种刑罚,都要撤销假释,把前后两罪所判刑罚合并,在总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数罪并罚的刑期。
-
缓刑和假释的撤销区别
在假释的考验期间内,被假释的罪犯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假释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还没有构成新的犯罪的,按照法定的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还没有完成的相关刑罚。在撤销缓刑的方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的考验期间内又犯新罪
2022.04.12 564 -
缓刑和假释的撤销区别
对于“撤销假释”,《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被假释的服刑人员,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服刑人员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
2020.04.21 141 -
撤销缓刑假释程序是什么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2020.10.03 156
-
如何申请撤销缓刑假释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
2022-03-10 15,340 -
缓刑可以撤销假释吗
犯罪分子在缓刑、假释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缓刑、假释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机关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撤销缓刑、假释判决:(一)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二)无正当
2021-11-16 15,340 -
撤销缓刑假释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百五十八条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缓刑、假释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机关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
2022-02-02 15,340 -
怎么提请撤销缓刑假释
对缓刑、假释人员提请撤销缓刑、假释,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建议书。司法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移送的案卷材料包括: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二份;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强制措施、处罚决定书,原
2022-03-16 15,340
-
01:16
缓刑与假释的区别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缓刑与假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缓刑通常适用于依法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以及已满75周岁的人,应该宣告缓刑;而假释则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684 2022.04.17 -
00:50
销售假药罪如何判刑
销售假药罪根据情节、结果的不同,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刑期不等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是选择罪名,销售假药罪被包括在内。根据其规定,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
1,117 2022.04.17 -
01:15
如何撤销合同
想要撤销合同时,可以去到法院或者是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而得到的财产,要进行返还:没办法返还或者没必要返还的,那么要用折价补偿的方式。有过错方需要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都有过错的,则要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撤销,即
2,3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