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租赁可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不可算作企业的资产;而融资租赁可以算作企业的资产。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根据新准则规定,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第一,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第二,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第三,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第四,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第五,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否则,为经营租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判断一项租赁业务为融资租赁的具体标准如下: 1、租赁资产在租赁期届满时归承租人所有; 2、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此时公允价值(90%及以上)或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与租赁资产此时的的公允价值(90%及以上);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及以上;等等。
租赁合同的主体为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买受人)、承租人和出卖人(供货商)。承租人要求出租人为其融资购买承租人所需的设备,然后由供货商直接将设备交给承租人。
-
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如下: 1、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和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并提供给承租人,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2、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和租赁物的选择签订的买卖合同,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
2022.05.11 3,381 -
判断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标准有哪些
判断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标准如下: 1、租赁期届满,租赁资产归承租人所有; 2、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现值几乎相当于此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现值几乎相当于此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3、租赁期占租赁
2022.05.11 2,369 -
认定经营性租赁的标准有哪些?
经营性租赁的认定标准是: (一)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设备及使用权; (二)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其他专门的服务; (三)出租人承担设备过时风险; (四)中短期融资与融物相结合。
2021.02.27 358
-
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
本公司将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量标准的,认定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能够转移给本公司;本公司有购买租赁固定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
2022-10-21 15,340 -
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本将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量标准的,认定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能够转移给本;本有购买租赁固定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
2022-11-02 15,340 -
准备签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规定有哪些?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的归属。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
2022-10-20 15,340 -
融资租赁律师有哪些收费标准
计时收费:200-3000元/小时。不涉及财产的行政诉讼:3000-20000元/件;涉及财产的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5万
2023-05-07 15,340
-
01:48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
1,907 2022.05.11 -
01:12
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合同的区别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合同的区别有以下两点,分别是: 1、两者是否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不同。融资租赁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而租赁合同是租期超过六个月,才应采用书面形式; 2、两者的主体不同。租赁合同涉及的主体主要是出租人和承租人,而融资租赁合同涉及的
640 2023.08.10 -
01:29
非法融资的定罪标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非法融资罪的规定,但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也即不特定多数人的存款。本罪的主体
1,0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