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法中继承人划分顺序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丧失了继承权时,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没有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都均等的分割遗产。 此外,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
关于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如何规定
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一般由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2021.04.01 138 -
关于法定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
法定继承顺序如下: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1.02.07 108 -
关于法定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
法定继承顺序是由法律规定的继承遗产的先后顺序。继承法以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和经济生活上的依赖程度,作为划分继承顺序的标准,将法定继承人分为两个继承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
2021.03.26 130
-
关于民法典继承顺序的规定
继承的顺序如下: 1、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3、如果没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人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
2022-05-24 15,340 -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怎么划分的?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具体如下:在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全部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2023-01-28 15,340 -
关于民法第二顺序继承人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继承人的第二个顺序包括: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包括兄弟姐妹: 一、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二、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三、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四、养兄弟姐妹; 五、继兄弟
2021-10-31 15,340 -
法院关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规定
法院确立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指配偶、子女、父母。且子女一般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一般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
2022-06-30 15,340
-
01:13
中国继承法的继承顺序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继承法失效,现行有效的民法典对继承人的继承顺序做出明确规定。具体来说,遗产继承遵循以下顺序:1、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那么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继承被继承人遗产;2、如果没有遗赠扶养协议,但是有遗嘱,那么继承人按照遗嘱来
3,302 2022.04.15 -
01:21
继承法的继承人顺序继承法已经失效,现行有效的是民法典。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以下3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及遗赠、通过遗赠抚养协议继承。其中,民法典仅对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做出明确规定: 1、继承开始时,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此时,第二
1,381 2022.04.15 -
00:59
继承人顺序如何规定首先,按照现行法律规定,遗嘱的效力小于遗赠扶养协议,大于法定继承。也就是说,继承开始之后,首先要看被继承人是否留有遗赠扶养协议,如果有的,与之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一方是最先有继承权利的人;其次,要看被继承人是否留有遗嘱,再按照遗嘱内容确定各继
1,1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