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盗窃了家里的财物能认定为盗窃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根据《解释》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应包括盗窃分居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即包括共同生活的近亲属的财物,也包括盗窃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亲属的财物。家庭成员勾结外人盗窃自己家里的或近亲属的财物,属于共同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对家庭成员也要与社会上其他同案犯区别对待。 具体区别到什么程度,要结合具体情节,如家人的态度,是否多次盗窃及其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但盗窃数额较大或巨大,同时又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愤慨,可以要求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如果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对于犯盗窃罪的行为人,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怎样处罚?
1、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2、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3、“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是盗窃数额较大或巨大,同时又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引起家庭成员和亲属愤慨,要求追究刑事
2021.01.13 133 -
-
偷盗自家财物算盗窃吗
偷盗自家财物如果获得谅解的,不算盗窃,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如果没有获得谅解的,可能会被认定为构成犯罪,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酌情从宽。盗窃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
2020.02.29 153
-
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是否构成盗窃罪,盗窃自己的财产罪?
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
2022-03-07 15,340 -
如何认定盗窃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2年12月11日)第1条对如何认定
2022-03-14 15,340 -
盗窃自己家财物犯罪吗?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确有必要”
2022-06-12 15,340 -
盗窃自己家里财物要追究责任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对家庭成员
2022-04-16 15,340
-
00:52
盗窃罪如何认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对于盗窃罪来说,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主体需达到16周岁以上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
1,204 2022.04.17 -
01:04
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方面,具体如下:1、行为人已实施了盗窃行为;2、转化抢劫的目的条件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3、转化的客观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盗窃罪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1,955 2022.04.17 -
01:13
盗窃未遂是算盗窃罪吗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盗窃未遂,也仍然实施了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
2,13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