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的诉讼费是律师出还是诉讼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诉讼费可由败诉一方支付,但律师费用需您本方支付。一般交通事故赔偿的,可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以及具体伤情确定赔偿数额,需要您先到权威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做伤残等级鉴定,该鉴定报告书是您主张赔偿项目和确定赔偿数额的主要依据。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法定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住宿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失费、其他财产损失费。误工费能不能得到支持,能支持多少,需要有相应的收入证明以及误工证明,得到认可了才有可能得到支持。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关键信息无法确认。我免费大致为您计算一下,指导您对赔偿款做出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诉讼律师费一般采用分段累计收费:1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比例为6%,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5.5%;5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部分收费比例为5%,律师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交通事故诉讼费的负担,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在诉讼前主动理赔的,则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诉讼费用。如果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或不按有关法律规定理赔,如赔偿数额是在保险限额范围内,则保险公司应承担全部的诉讼费用,如赔偿数额超过保险限额,则保险公司应承担与其赔偿数额相应的诉讼费用,剩余部分的费用则由各方当事人依责任大小及赔偿数额的多少分别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
交通事故诉讼律师费用是怎样的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的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聘请律师所产生费用一般不会高,通常为千元左右,具体数额应当又双方协商决定。《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2020.10.28 182 -
交通事故诉讼费是谁出
交通事故诉讼费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人预交。被告提起反诉,由被告预交。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可以不预交。最后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2022.12.07 323 -
交通事故诉讼费是谁出
如果对方败诉,那么诉讼费就由对方承担。如果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各自负担相应的诉讼费用数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
2020.04.06 187
-
交通事故诉讼费缓交还是诉讼费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缓缴或者免交。《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本办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诉讼费用的免交只适用于自
2022-03-07 15,340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费用诉讼费是多少
关于交通事故赔偿通过诉讼解决的情况下,具体的诉讼费规定如下: 1、财产案件:1千至5万的收费率4%,再加10元;超5万至10万的收费率3%,再加510元;超10万至20万的收费率2%,再加1510元;
2022-05-01 15,340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费是否需要缴纳诉讼费,交通肇事诉讼费的法律依据
从原则上讲,起诉必须交纳诉讼费。但是,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二)追索赡养费、扶养
2022-02-12 15,340 -
交通事故诉讼律师费谁出
首先打官司费用主要是两部分:律师费和诉讼费,律师费有当事人自己掏,诉讼费原告方先垫付,败诉方承担。一般来说,如果你起诉的金额只要和最后的判决结果相差不是很大,自己诉讼费承担部分就不会很多。 其次,律师
2022-04-22 15,340
-
01:46
交通事故诉讼费谁承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诉讼费用跟其他类型的民事诉讼一样,在起诉时先由原告预先缴纳。等到判决结果出来以后,诉讼费用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也就是说如果原告败诉的话,仍然是原告承担,如果被告败诉的话,被告就需要把诉讼费用还给原告。如果在判决中
2,218 2021.03.24 -
01:18
交通事故一般收取多少诉讼费
根据《诉讼费用缴纳办法》,诉讼费用的交纳标准依据案件性质不同而不同。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费用每件10元,一般行政案件诉讼费用每件50元,商标、专利、海事等行政案件每件100元,民事案件诉讼费用标准又依据财产案件与非财产案件划分。诉讼费用在起诉时
1,808 2021.03.24 -
01:08
出交通事故误工费是怎么赔偿的
出交通事故的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具体赔偿如下: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 2,如果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的,那么就按照受害人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来计算; 3,如果不能举证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
971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