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了一年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就得发工资,工资按月发放,隔月发放违法,本月工资下月发合法。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论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没签劳动合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0.05.06 210 -
签了劳动合同一个月不发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发出支付令,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020.10.08 158 -
签了劳动合同辞职后发不给工资怎么办
签了劳动合同离职后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7.19 159
-
劳动合同签了一年, 公司不给工资怎么办
现在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不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最低工资标准各地方规定。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用人单位还需要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2-02-12 15,340 -
签了劳动合同单位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工厂不签订劳动合同本身违反劳动合同法,员工退休后不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
2021-11-01 15,340 -
不签劳动合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可以申请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
2022-04-03 15,340 -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
2022-07-06 15,340
-
00:59
没签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的,有以下的五种解决方法: 1、劳动者可以先和老板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还款时间,还款期限以及还款的方式; 2、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该程序是专门为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效果很好,不
3,719 2022.05.11 -
00:59
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劳
3,618 2022.05.11 -
00:55
工资要不到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
没签劳动合同工资要不到的,劳动者可以准备好其他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没签劳动合同而且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
3,2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