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的利弊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透支利弊:透支取现是银行为您提供的小额现金借款,在您急需时助您灵活调度资金。通俗的讲就是你拿着银行给你的信用卡通过银行柜台或是ATM机取现金出来用的一种借款形式。如果是在商场消费,拿信用卡直接刷卡的叫透支消费(有免息期)。 1、透支取现的额度根据您用卡情况设定,不同银行的取现标准是不一样的,最低的是不超过信用额度的30%,最高的有信用额度的100%都可以取出来。 2、除取现手续费外(各银行取现手续费不一),境内外透支取现还须支付利息,不享受免息待遇。 透支可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日利率万分之五;不透支不计息,当日透支当日还款亦不计息,透支多少天算多少天利息。 3、凡持卡人逾期还款,会从消费次日起按每天万分之五计息,逾期会计复利,因此逾期时间越长,每日利息就会越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首先,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其次,判断是否属于恶意透支看这三个标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3、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 最后,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将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可能会被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恶意透支内容是什么
恶意透支内容如下: 1、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
2022.07.02 236 -
恶意透支是什么行为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是否属于恶意透支取决于以下标准: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超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 3、三个月后,有效催收超过三次; 4、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
2022.04.14 902 -
恶意透支是什么意思?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恶意透支”。分为以下几种: 1、频繁透支。持卡人以极高的频率,在相距很近的信用卡营业点反复支取现
2020.03.21 1,197
-
信用卡透支利弊
透支利弊:透支取现是银行为您提供的小额现金借款,在您急需时助您灵活调度资金。通俗的讲就是你拿着银行给你的信用卡通过银行柜台或是ATM机取现金出来用的一种借款形式。如果是在商场消费,拿信用卡直接刷卡的叫
2022-04-15 15,340 -
透支利弊有哪些
透支利弊:透支取现是银行为您提供的小额现金借款,在您急需时助您灵活调度资金。通俗的讲就是你拿着银行给你的信用卡通过银行柜台或是ATM机取现金出来用的一种借款形式。如果是在商场消费,拿信用卡直接刷卡的叫
2022-03-24 15,340 -
什么是恶意透支?恶意透支的意思是什么?
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种,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参照《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持卡
2022-04-13 15,340 -
信用卡透支利息是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要用信用卡透支取现吧。那么透支取现的额度是你信用卡额度的50%,而且每卡每天最多只能取2000。透支取现是有手续费和利息的。手续费是按取现金额的0.5%收取,最低2元最高50元。取现也不享受
2022-02-10 15,340
-
01:17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刑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恶意透支属于违约行为,需依照信用卡领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但符合一定条件将成立犯罪。《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
1,750 2022.04.17 -
01:06
信用卡透支不还犯罪吗
信用卡透支不还本身就属于违约行为,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定数额,而且经过银行有效催收后,仍然拒绝还款,当然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可以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恶意透支人,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了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主要是指:信用卡的持
756 2022.04.17 -
01:36
合同格式条款的弊端是什么
合同的格式条款主要具有下面几点弊端: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讲,格式条款的订立违背了契约自由的原则。因为格式条款是一方当事人预先制定,合同相对人并不参与进合同条款的制定过程,因此没有办法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协商,无法表达个人意愿,在一定程度上
2,26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