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退伍退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通知》规定,军人退役参加企业职工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开具转移凭证交给本人,将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通过银行划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军人职业年金补助交给本人。军人退役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由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开具转移凭证交给本人,将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和军人职业年金补助资金通过银行划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军人退役后,由安置单位或本人持军队开具的转移凭证,到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为确保退役士兵养老保险待遇落实,《通知》规定,军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直接向退役军人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邮寄转移凭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此主动为退役军人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军人退役后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审核其《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和银行汇款凭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与到账资金进行核对,经审核无误的,按规定为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二、军人退役后暂未实现就业的,本人持《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和银行汇款凭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受理,审核相关材料,核对到账资金,为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其就业参保后,按规定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退役军人办理退伍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时,需要携带军人开具的相关手续到当地社保部门办理,军人的养老金包括有四部分,不仅有一般的基础养老金,还包括了和普通人不同的优待养老金。每个军人都是伟大的,因此退伍之后,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政府、社保部门等,都应该积极帮助办理养老保险的转移。士兵退役时享有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和退役军人失业保险三项保险待遇,退役后需要及时到地方办理接续手续,保证保险待遇得到延续。
-
退伍军人养老保险如何转接到工作单位
士兵入伍前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不转移到军队,由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本人,并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士兵退出现役后继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由本人持原参保
2020.11.03 602
-
如何办理退伍军人养老保险转移
1、由接收安置单位向军人所在单位后勤(联勤、保障)机关财务部门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户银行、户名和账号; 2、安置地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部门的报到通知和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干部部门的审核认定意见,
2022-06-24 15,340 -
退伍军人怎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松原退伍军人怎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军人退役后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经审核无误的参保人,按规定为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将退役养老保险补助中相应的单位缴费部分记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记入个人账户,
2022-10-20 15,340 -
士兵入伍前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移
士兵入伍前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不转移到军队,由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本人,并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士兵退出现役后继
2023-06-12 15,340 -
士兵入伍前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转移?
士兵入伍前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不转移到军队,由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本人,并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士兵退出现役后继
2022-03-05 15,340
-
00:55
职工养老保险怎么查
职工养老保险的查询方式如下: 1、电话查询:拨打12333进行查询; 2、网上查询:登录所在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查询; 3、携带个人身份证明原件和社保卡,到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窗口查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
10,227 2022.04.18 -
00:56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辞职了可以退吗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辞职了不可以退。可以把养老保险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或者自己办理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并且年龄到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领取手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养老保证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
6,056 2022.05.11 -
01:04
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
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如下:职工个人以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8%,记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本人工资收入低于,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的,按本省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本省平均工资300%的
1,643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