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不予赔偿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九级工伤可以获得的待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工伤保险待遇,二是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的费用。前者包括治疗工伤的费用、住院费、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补助、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后者包括停工期间的工资;如果决定解除劳动合同,还能获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
农民工工伤,赔偿,法律依据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020.09.10 205 -
工伤赔偿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
2020.09.10 280 -
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刑事案件不立案,主要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犯罪事实。一种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依据刑法无需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种情形:没有犯罪事实:有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
2020.09.29 257
-
工伤赔偿的法律依据
针对不同的伤残等级,我国法律也规定有不同的补偿标准。 在工伤赔偿的法律之中,十个伤残等级一般分为三组。 一至四级伤残,被认为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工伤赔偿基金不但会先支付一笔一次性的补助(依伤残等级
2022-04-17 15,340 -
工伤赔偿法律依据
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比较多,最基本的由《社会保险法》第四章、《工伤保险条例》、各省市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劳动者工作中负伤,无论是已订立劳动合同,还是事实劳动关系,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工
2022-04-19 15,340 -
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刑事案件不立案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犯罪事实。一种是:犯罪情节明显轻微或者根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种情况:没有犯罪事实:有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之一(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2),危害
2021-11-20 15,340 -
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 (1)民诉意见第144条: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可依
2022-03-14 15,340
-
01:15
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及法律依据?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十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精神抚慰金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侵
5,372 2022.04.17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99 2022.04.15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17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