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岁离婚怎么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好,可以协议离婚,协商不成,起诉离婚。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决定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质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自己选择随母亲或者父亲生活的。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工资收入的20%-30%。一般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后财产均分的。如果一方有过错,可以要求少分财产。根据《婚姻法》第31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婚姻法》第32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男女一方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具体可以委托律师办理。可来电咨询或带证据材料面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孩子一岁离婚应当判决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如果父母双方有不到两岁的孩子,考虑到子女会需要母亲的照顾,所以按照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跟着母亲生活。但如果母方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或者患有传染性疾病、其他严重疾病的,又或者是因其他原因,子女无法跟随母方一起生活的,父母双方可以协议两岁以下子女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
-
孩子一岁离婚怎么判
根据我国婚姻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的。一般情况下,子女是在哺乳期内的,一岁的孩子部分仍在哺乳期内,则一般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而对于在哺乳期后的子女,双方自愿达成抚养协议,但是如果双方因抚养
2022.04.12 1,162 -
孩子一岁,要离婚孩子怎么判
孩子一岁,要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母亲抚养,因为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母亲有下列情况的除外: 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
2021.04.10 204
-
孩子一岁离婚怎么判
首先,鉴于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2周岁以内的孩子随母亲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
2022-01-30 15,340 -
一岁孩子离婚怎么判?
孩子一岁离婚的判决方法:一般来说,法院会将孩子判定为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和虐待儿童,儿童确实不应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或者父母双方同意由父亲直接抚养,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父
2021-12-12 15,340 -
离婚,一岁孩子怎么判
父母离婚一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应该判给母亲,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孩子的监护权可以判给父亲: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有抚养条件的,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2021-10-30 15,340 -
孩子一岁怎么判离婚
因为你的小孩才一岁,如果离婚一般会判决给母亲抚养。抚养费如楼上几位律师所言标准是月收入的20%至30%,月收入一般包括奖金。如果判决后男方的月收入有所变动,必要时抚养方可提出超过判决或离婚协议原定数额
2022-03-26 15,340
-
01:10
孩子一岁离婚怎么判决首先,如果夫妻双方当前情况符合法定的判离情形,法院会判决离婚。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在离婚时可以先自主协商,如果女方有特殊的困难,实在不便于抚养孩子的,可以协议由男方直接抚养。 根据相关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
1,435 2022.04.17 -
01:08
孩子一岁多离婚怎么判孩子一岁多离婚的话,孩子很有可能会判给母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可知,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若没有特殊情况,一岁多的孩子应该由母亲直接抚养。具体来说,当孩子未满两周岁的时候,在无母亲患有久
1,835 2022.04.17 -
01:27
孩子一周岁离婚怎么判离婚时,孩子才一周岁的,除非出现母亲不适合抚养子女的情况,否则应当判给母亲直接抚养。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可知,当孩子未满两周岁的时候,在没有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有抚养条件而不尽抚养义务,或者是子女
1,8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