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法超过时限收取押金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应当退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收取押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按每人500——2000元标准处以罚款。《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无权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是不合法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不合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用人单位合法收取押金是不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合法收取押金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产。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留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
2022.06.17 1,253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是否合法?
用人单位无权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是不合法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06.13 179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是否合法
用人单位无权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是不合法的行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12.24 406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吗?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以要求退还,不退的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退还,并处罚款。 《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
2022-04-25 15,340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合法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用人单位让您就职前交纳300元押金属违法行为,您可
2022-03-17 15,340 -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合法吗?
不合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
2023-01-23 15,340 -
用人单位收取员工押金违法吗?
用人单位收取押金违法,可以要求退还,不退的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退还,并处罚款。 《劳动合同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
2022-04-22 15,340
-
01:07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是否合法
学校收取学生押金不合法。押金实质是一种担保,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则押金应予以退还。在违约时将会被扣除。
7,475 2022.05.11 -
01:19
居间费用超过3%违法吗
居间费用经双方协商一致约定超3%是不违法的。 1、法律对居间费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只要该费用是居间合同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当事人认可该约定的居间费用,则居间费用应按照约定的标准执行。不过收费标准如果明显超过行业标准,且操
823 2023.03.29 -
01:31
居间费用超过10%违法吗
居间费用超过10%不违法。 1、法律对居间费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只要该费用是居间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认可该约定的居间费用,则居间费用应按照约定的标准执行。不过收费标准如果明显超过行业标准,且操作不符合行业规范,可以拒
12,521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