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法院管辖要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当然包括离婚案件,适用“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原则,就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审理,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常居住地就是公民经常居住满一年的地方。 离婚诉讼由一方当事人提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都是军人的,一般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部队团以上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一般由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满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管辖法院的一般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离婚案件管辖法院的特殊规定: 1、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者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者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辖。
确定离婚管辖法院的方式: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定的一些特殊情形,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
-
离婚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离婚管辖法院的确定办法:一般情况下,确认地域管辖,即离婚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关系。然后,确认级别关系,一般的离婚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020.07.07 184 -
要怎么确定诉讼离婚管辖法院
一般诉讼离婚有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有下列情况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
2020.06.29 166
-
怎么办理管辖法院离婚
离婚案件首先考虑适用民事案件确定管辖法院的一般原则——原告就被告原则、经常居住地原则法院管辖原则。《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
2021-11-19 15,340 -
离婚官司管辖法院怎么办
管辖法院的一般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离婚案件管辖法院的特殊规定: 1、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
2021-12-15 15,340 -
想要离婚怎么确定法院管辖
通常情况下,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或管辖,即,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适用特别规定的情形是: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对宣告
2022-03-15 15,340 -
想要离婚怎么确定法院管辖?
通常情况下,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或管辖,即,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适用特别规定的情形是: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对宣告
2022-04-07 15,340
-
00:58
离婚案件管辖法院怎么看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法院管辖时,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管辖。但离婚案件较于普通民事案件有特殊之处,为了方便当事人提起诉讼,司法解释对离婚案件的管辖做出了特殊规定。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另
650 2022.04.17 -
01:23
离婚管辖地法律有什么规定离婚案件一方原则上是去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在原告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从级别管辖来看,此时对离婚案件进行管辖的,往往都是基层人民法院。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
1,448 2022.04.17 -
01:19
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怎么确定借款合同纠纷的管辖有以下几种情形: 1、借款合同中存在有效的协议管辖的,应当由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管辖; 2、借款合同未实际履行的,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若合同存在约定履行地,
3,22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