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房子公证了是否有风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规定不动产权是登记注册制,如果没有拿到房产证,就相当于没有房屋的所有权。所以,就算交易时买卖双方做了房屋公证,但房子在法律意义上还是卖房者的,如果真的遇到问题,如“一房卖二家”等现象,买房的风险会非常大。办理房屋公证后,房屋产权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买房者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建议不要私底下交易,选择一家比较靠得住的房产中介公司进行三方交易,这样对于买者来说又多了一份保障。所以,购房者够买二手房时还是直接过户比较保险,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二手房交易时本身明明可以直接过户交易,但很多人却选择房屋公证,而不直接过户,这种情况大部分是想要少交营业税,还一些可能是因为房屋本身还没有办下房产证或有其他问题。在房屋交易时希望做公证的大多数是房产中介公司、炒房者或者还有可能是房屋本身有问题,例如办不下房产证的人,他们为了让购房者安心,选择了大家比较认可的房屋公证的方式。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安全保险,对房屋交易也没有保障。因为我国法律规定,房产证持有者才是房屋的所有人,只公正的话并不能充分说明房屋所有权的问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从卖方角度看,全权委托公证后,因为买方的原因而发生的纠纷,作为业主,卖方也是要承担相关责任的;买卖双方甚至可能同时承担风险,因为在全权委托公证或转委托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委托代理人一房多卖或以房产抵押贷款的情况,造成房屋原业主、买房人的经济纠纷和财产损失。从保护买方权益角度来说,全权委托公证交易可能因卖方债务导致其名下的房屋被查封,而让买方使用权受到影响,此外卖方若存在将产权证挂失补办,再用房屋去抵押贷款的行为,也会导致最后买方不能正常办理过户手续。
公证安置房的买卖相对安全。安置房买卖的公证可以确保房产交易确系行为人所为、确系本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可以确保房产交易行为不与任何法律规定相抵触,可以使得安置房买卖合同的设立、变更或终止具有更强的证据力。
-
-
房屋买卖公证后不过户有什么风险
房屋买卖公证后不过户的风险有:可能存在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风险;可能面临出卖人反悔出售房屋的风险;可能出现一房二卖的风险;可能出现房屋被法院冻结查封的风险。
2021.01.17 192 -
房屋买卖只公证不转让有什么风险
房屋买卖只公证不转让的风险如下: 一、卖方可能因房屋增值大而要求取消交易。虽然签订了合同并进行了公证,但法院在判决此类纠纷时可能不会判决该房屋属于买方; 二、房屋权利受到限制。比如房屋产权所有人因为民事诉讼和刑事处罚被查封抵押,卖方权利不能
2022.01.25 402
-
房屋买卖公证后是否有风险
你提到的只做了买卖协议公证,没有办理产权变更,理论上这是存在风险的,现在房子的合法产权人仍然是张某的。如果张某违约,你有可能面临将房屋退还给张某的风险。房地产开发是需要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审批取
2022-03-10 15,340 -
房屋买卖中存在的风险,未办证的房屋买卖是否有风险
房子没有不动产权证,就无法过户给买家,即使双方签了房屋买卖合同,房子的产权也仍然在原业主手里。如果原业主身上有债务纠纷,那么在合同存续期间,这套房产就很有可能被法院查封。而被法院查封是无法上市交易的,
2022-08-20 15,340 -
公证房屋买卖有哪些风险
在房屋买卖的时候进行公证一般是没有风险的,经过公证后,对房屋买卖行为的有效性、合法性进行证明,对双方都是好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
2021-03-16 15,340 -
买卖房子不过户委托公证有风险吗
有很大风险从法律层面看,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是登记为要件,就是说你办理了过户登记之后,这房子才是拥有所有权,也就是完全属于你。然而没有过户房屋的所有权依旧是卖方的,你只是享有债权而已,并不是物权。不过户
2022-10-10 15,340
-
01:04
买查封房有什么风险购买被查封的房子的,会面临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无法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购房款无法追回等风险。具体情况为: 1、合同可能会归于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屋不得转让,所以房屋被查封后签署
2,552 2022.10.07 -
01:09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购买安置房的风险有: 1、没有产权的安置房,无法办理产权证; 2、如果家庭成员对安置房的分配存有异议的,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至法院进行调解,最终的合法权益人则无法确定是谁; 3、在购买安置房等待过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因出售方自身债
4,136 2022.04.15 -
01:10
没房产证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没有房产证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因为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合同生效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形式合法。 这也就是说只要合同满足以上四
9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