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没到期未续签怎么应付二倍工资违约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合同期满未续签书面合同的,不能简单类推适用二倍工资罚则。未续签合同期间劳动者权利义务按照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可以视为双方以原合同条件继续履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4条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未续签劳动合同情形下,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既然是“视为续签劳动合同”,理所当然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情形,劳动者不能主张二倍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到期,若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超过一个月未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合同到期未续签符合下列法定条件是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是否应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未续签的,如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应当支付二倍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
2020.04.29 197 -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续签应不应该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没有续签,如果双方决定就此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但如果是单位主动提出不续签的,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继续在单位工作,单位无异议的,则超过一个月不续签的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
2020.07.12 137 -
合同到期未续签单位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是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合同期满的次日起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
2020.04.28 142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能支付二倍工资么
合同期满未续签不可以主张两倍工资。但是劳动者期满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表示异议,超过一个月没有订立新的劳动合同的,可以主张两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
2022-11-03 15,340 -
合同到期未续签支付双倍工资吗
合同到期,若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超过一个月未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
2022-07-06 15,340 -
合同到期未续签员工应该支付双倍工资吗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是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合同期满的次日起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两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
2022-11-12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是否应支付双倍工资
合同期满后,单位不续签的,与员工的劳动关系终止,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不是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同
2022-11-03 15,340
-
00:50
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几倍工资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应当支付两倍工资。用人单证招录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间应当从用工的第二
3,029 2022.04.17 -
01:04
未签订合同 双倍工资计算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具体如下: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实际获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资、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
1,801 2022.04.17 -
01:11
合同到期怎么续签关于合同到期的续签问题,如果当事人签订合同时有约定的,按约定。由于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合同到期必须续签或者不得续签,所以,当事人在此问题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任意性。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合同双方均可在合同到期前的合理期间内,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
3,10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