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员工岗位调整的风险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如何调整员工岗位?对员工岗位的调整主要有双方协商一致的调整、法定事由的调整及用工单位单方的调整。第一种情况下又包括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有权根据自主调岗的条款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第二种情况是法定事由出现的情况下的调整,该情况只要出现法定变更事由即可依法调整;最后一种是企业单方调整,这种变更最容易发生争议,所以执行时必须注意,如果执行不慎,可能面临恢复原工作岗位及薪资或产生合同解除而引起赔偿的问题。 为避免产生上述风险,执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看看地方法规对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有权岗位及薪资的变更条款是否有特别规定,如果没有地方规定支持的话,沈斌倜律师认为该条款涉嫌剥夺劳动者权益将导致该条款无效。应当注意,双方协商一致 变更劳动合同 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 劳动合同文本 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因此,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应以书面形式确认。 其次:规章制度方面的要求,规章制度中要明确,在哪些情况企业可以对员工的岗位做出调整。当企业依据经员工确认(民主程序制定并经过公示程序)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合理调岗时,企业风险就将降到最低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单位可以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的;其他。
员工岗位被调整时可以调薪。提高薪资待遇还是降低薪资待遇,需要用人单位根据调整的工作岗位以及与员工进行协商才可以确定。也有可能维持原来的薪资待遇。因此需要看具体的情况。
-
单位可以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条件
单位可以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条件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 5、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
2020.01.07 283 -
员工岗位被调整能否参加变更工种调整?
员工的工作岗位被调整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薪。至于是提高薪资待遇还是降低薪资待遇,需要用人单位根据调整的工作岗位以及与员工进行协商才可以确定。也有可能维持原来的薪资待遇。因此需要看具体的情况。
2020.06.18 225 -
调整岗位需要员工同意吗
调整岗位一般需要员工同意。但关于工作岗位调动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例如,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不胜任工作是企业调岗的常见理由,然而,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的劳动合同的条款所作的修改和增减。劳动合同的变更,包括协议变更和法
2020.05.27 1,674
-
一般员工岗位调整的依据是哪些?
有关于员工岗位调整的依据是什么,我的回答如下: (一)管理顺序助理(岗位序列8.3-8.1)专员(岗位序列7.3-7.1)主管(岗位序列6.3-6.1)主任师(岗位序列5)部门副经理(岗位序列4) 部
2023-04-06 15,340 -
单位调整工作岗位的条件有哪些?
单位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以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企业
2022-05-22 15,340 -
员工调整工作岗位需要注意哪些
公司单方面调整职工岗位需要注意: 1、在劳动合同或其它附件中必须明确约定不同岗位职务的名称及相应的工资标准,劳动者对这些约定是明知的; 2、必须对调岗降薪有约定,如“如果乙方不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或者出
2022-04-18 15,340 -
员工岗位调整是如何的?
人员异动要根据组织运动规律,在一定的组织制度的约束下,在规定的轨道中进行,而不是由管理者随心所欲地进行。
2022-07-27 15,340
-
01:18
口头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口头合同的风险有: 1、因为合同对方的资质没有明确的证明文件,建议慎重选择合同相对人,并着重考察其诚实信用状况,并对其进行资产考察; 2、一旦发生纠纷,口说无凭,效力无法得到证明。建议找双方共同的亲戚或是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三方都在场的
649 2022.10.08 -
01:09
资产收购风险有哪些
资产收购风险包括: 1、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 2、财务会计制度方面的风险。生活中,大多公司里面都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从外面请兼职会计进行财务核算。收购方需要对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防目标公司发生多列收益
108 2022.05.13 -
01:13
隐名股东风险有哪些
隐名股东主要有以下几大风险:第一,隐名股东不具有公司股东的身份而无法亲自行使公司股东的权利,比如投票表决权等;第二,隐名股东所拥有的权利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而显名股东登记于公司文件中,可以对股权进行处分或者滥用股东权利,因此隐名股东的权益可
2,582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