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提出劳动仲裁多久可以获得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派遣的纠纷,和派遣公司协商,无法协商一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加班费由派遣公司支付,最晚离职后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仲裁赔偿金支持年限根据员工在该单位的年限确定,我国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劳务派遣产生纠纷,若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产生纠纷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若是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产生纠纷的,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
劳务派遣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020.09.01 542 -
劳务派遣劳动仲裁告谁?
申请仲裁时候将劳动派遣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列为共同被申请人。实际用工单位与受派遣的劳动者二者之间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为其提供了劳动,受用工单位的指挥管理,用工单位对劳动者负有安全生产保障义务,涉及劳动者劳动仲裁和诉讼,可以追加用工单位为
2020.10.06 678 -
劳务派遣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合同争议,不属于用人单位和职工间的劳动争议纠纷,而属于民事合同关系,所以不能够申请劳动仲裁,应该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
2020.04.23 386
-
劳务派遣公司可以提出劳动仲裁吗
因劳务派遣产生正义的,应该以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都列为被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
2022-04-02 15,340 -
劳务派遣如何提出劳动仲裁
在劳务派遣过程中申请劳动仲裁的,应该以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都列为被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
2022-04-02 15,340 -
劳动仲裁多久能获得赔偿
你的情况大致我已经了解,就你咨询的情况我要和你核实几个问题,以便于具体给你合理的分析建议,你工作多长时间了,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你这边工资怎么发放 由于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案件关键信息无法确认。
2022-01-26 15,340 -
劳务派遣能提起劳动仲裁吗
因劳务派遣产生正义的,应该以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都列为被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
2022-04-21 15,340
-
01:18
劳动仲裁结果多久出来劳动仲裁出结果,一般需要四十五日。 仲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计算,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需要的程序具体如下: 1、仲裁申请,当
11,906 2022.10.12 -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3,034 2022.10.03 -
01:11
劳务派遣办理劳务派遣办理流程如下: 1、用工单位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2、劳务派遣组织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3、劳务派遣组织发布信息,推介职位,招募人才; 4、劳务派遣组织与被派遣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并组织被派遣人员岗前培训; 5、被派遣
2,161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