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十二个月不续签劳动合同应该如何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位不续签或者降低合同待遇你不续签,补偿13个月工资,以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做补偿标准《劳动合同法》n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n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到期三次续签后不续签的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未续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公司不续签劳动合同离职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0.05.06 90 -
不签劳动合同的应该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过11个
2020.05.25 101 -
公司不续签劳动合同应如何赔偿
公司不续签劳动合同,一般不需要赔偿劳动者,但要补偿劳动者。劳动者在该公司的工龄每满一年,可获得一月工资的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可获得半月工资的补偿。
2020.07.13 138
-
劳动合同不续签应该如何赔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
2022-09-08 15,340 -
离职后一个月内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劳动者入职用人单位1个月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入职第2个月开始的双倍工资。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022-10-10 15,340 -
二个月离职后还能续签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只能续签几次。但连续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法律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2021-11-11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应该如何离职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劳动者因个人的原因不想要续签,觉得自己需要换一个新的发展平台,那么就要办理离职手续,从公司里面合法规范的离职。 第一,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不续签,公司不发放补偿金,不能领取失业保险;
2022-11-11 15,340
-
01:11
3年合同到期后不续签赔几个月
3年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3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月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
9,337 2022.05.11 -
01:04
不续签合同继续用工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签合同继续用工,应当向劳动者按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换句话说,如果双方第一次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在第一份书面合同期限届满之后,用人单位想要继续用工的话,应当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
566 2022.04.25 -
01:15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怎么赔偿
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则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员工选择不续签,则需要了解具体不愿意续签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维持、或提高原有劳动
15,5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