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又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和第十六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关于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合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14日,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检查学科类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京教函〔2021〕470号)。 通报指出,近日,市级检查组对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查访,发现个别机构存在休息日组织开展培训、公示信息不规范等问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休息日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 1.北京市朝阳区学大教育培训学校,地址:劲松富顿中心B座201; 2.北京市海淀区高思超常教育培训学校,地址:复兴路29号翠微百货B座5层; 3.北京市海淀区学大教育培训学校,地址:复兴路33号翠微大厦写字楼东9层。 二、公示信息不规范的机构 1.北京市西城区瑞思学科英语培训学校,地址: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8号楼2层201- 2201、2202; 2.北京市朝阳区新年华培训学校,地址:劲松三区甲319号。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执法部门要指导督促相关机构立即整改。 各区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双减”工作各项要求,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全面落实监管要求。 各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双减”政策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
双减政策包含英语吗
不包括。“双减政策”,自从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校外补课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补课班的教培老师都流离失所,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有的补课都是可以照常进行的,只不过是给补课班加上了很多的限制条件。
2020.01.18 198 -
仲裁百科(英语仲裁百科)
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异于诉讼和审判,仲裁需要双方自愿,也异于强制调解,是一种特殊调解,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
2020.09.21 263
-
用英语怎么说
滥用职权罪bseofpowercrimeofbseofthoritythecrimeofpowerbses
2022-10-10 15,340 -
【英语】c
ä½çæåå¨ä¸è交éè¿ç«åå°å½å°äº¤éé¨é¨è¿è¡å¤çï¼å¸¦ä¸é©¾é©¶èå身份èè¿æé±ä¸è¬æ¥è´äº¤éè¿
2022-08-12 15,340 -
冲刺英语流程和费用
公司需要证明:这个英语培训请的是专门培训机构进行的,而且公司为此支付了培训费。就是说公司得拿出发票(税务机关的正规发票)才可以向你要这5000元钱。至于你是否全部参加完培训,你自己找证据。 签任何具有
2022-01-30 15,340 -
审判长用英语怎么说
[法]chiefjdge(竞走)裁判长 chiefjsticen.审判长,首席法官,法院院长 presidingjdge庭长,首席法官 chiefjsticiar[法]审判长
2022-08-17 15,340
-
01:15
什么是债权债务概括转移
债权债务概括转移,是指债的关系的一方当事人经过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将其债权与债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概括地承受这些债权和债务的债的转移形态。可以进行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的债务,只能是双务之债,即只能是双方都负有债务、享有债权之债。其转移方
1,601 2022.04.17 -
00:56
挪用公款20万大概判多少年
挪用公款20万,涉嫌挪用公款罪,属于情节严重,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
2,225 2022.04.17 -
01:08
语言威胁恐吓有多大罪
语言威胁、恐吓他人的行为,涉嫌触犯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处以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行政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行政拘留,而且会并处罚款。如果行为人实施威胁、要挟的行为,是为了勒索他人财物,而且涉案的财
1,2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