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司公司拖欠你们第一个月工资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依据我国劳动法,及其劳动部规章,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职工抵押金,担保金、保证金,故上海公司将你第一个月工资作为押金的形式,到劳动合同结束是没有损坏公司利益等情况下发放的行为实质违反了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该条款是无效的,但不影响整个合同效力。 二、劳动法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如上海公司以不合理的理由随意克扣你的工资,你可随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其支付补偿金。 三、合同规定劳动者在合同期内擅自解除合同的,应赔偿公司损失并不违法,对劳动者有法律约束力,但你的离职(将要)是公司违法在先。 四、你提的三金,部分应由职工自己交纳,大部分应由公司依照规定交纳,属职工交纳的部分一般由公司在发放工资时代扣。 如你认为公司损害了你的利益,你可和公司协商,不成你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或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第一个月压工资是不合法的。工资应该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压员工工资,是变相的交了保证金,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搜索劳动仲裁。
-
公司拖欠工资一个月怎么办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2.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
2020.08.12 507 -
拖欠工资一个月公司会破产吗
公司拖欠工资一个月,一般不会破产;但如果公司是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而拖欠工资一个月的,一般可依法去申请宣告破产。
2020.07.02 180 -
公司拖欠一个月工资,怎么办?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2.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
2020.02.15 347
-
公司拖欠工资一个月违法吗?
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是违法的,你可以通过投诉解决。请看以下法律规定。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
2022-04-23 15,340 -
公司拖欠工资一个月
单位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足额发放工资,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选择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裁决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
2022-05-09 15,340 -
公司一个月拖欠工资
单位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足额发放工资,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选择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裁决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
2022-05-05 15,340 -
公司拖欠工资一个月半推迟一个月合法吗
不合理也是违法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应当收集劳动合同、打开记录、工作记录、工资等证明材料后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无法协商的劳动者应当到劳动监察
2022-03-04 15,340
-
01:01
公司拖欠一个月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应按约定的日期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且每月至少支付一次。未及时支付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
1,192 2022.05.11 -
01:17
公司拖欠一个月的工资怎么办
公司压工资有两种情况。 1、公司压工资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员工去其他公司或者是作为押金,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2、如果公司压工资是因为员工个人违反公司的规定,那么公司是有权延缓一个月发工资的。用人单位如果是因为缴
768 2022.06.22 -
01:12
公司拖欠我们工资怎么办
拖欠工资分两种情况,自离员工需要到司正式办理离职手续后方可为其结算工资。正常离职的员工有权要求当即结清工资款项,如无纠葛可等下个月公司发薪日一并打卡发放。如果产生其他问题,可申请劳动仲裁,并可要求就拖欠工资予以补偿,尽可能与原公司人力资源部
8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