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钱写借条能借到钱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朋友借钱写借条,只要内容不违法、格式规范就具有法律效力。借条是指借个人或公家的现金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条子,就是借条。钱物归还后,打条人收回条子,即作废或撕毁。它是一种凭证性文书。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商业管理方面。从法律的角度看,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款日期,但符合借条的主要要件,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产生争议,是可以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主张债权的,人民法院也会采信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朋友借钱写的借条应满足如下要求: (一)主体。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 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签字,最好是按上指纹;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二)客体。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应阿拉伯数字标注后再用中文繁体字书写,分比应明确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三)内容。表达清楚,注意避免歧义。 应将归还日期明确,如有利息约定,应写明,否则依法视为无利息,如有违约金约定,应写明。如有担保人,应注明担保方式,并写明担保人,担保人签字,按手印。 (四)一式两份。条据最好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
朋友借钱怎样写借条
借据的书写: 1、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应写清楚; 2、贷款金额应写清楚,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贷款期限应写清楚,包括贷款的起止日期和明确的贷款期限。具体还款日期应写清楚; 4、贷款利息应写清楚,年利率或月利率应明确,最终应支付的贷
2022.04.14 450 -
朋友借钱怎么写借条
借条必须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的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借款出借形式、借款利息、还款的具体年月日、最后是出借人、借款人亲自签名、按手印、写上日期。
2021.04.18 232 -
朋友间借钱怎么写借条
借条必须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的期限; 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借款出借形式、借款利息、还款的具体年月日、最后是出借人、借款人亲自签名、按手印、写上日期。 如果双方之间
2021.03.30 229
-
朋友借钱没写借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第1款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
2022-08-12 15,340 -
朋友借钱写借条有用吗
朋友借钱写借条,只要内容不违法、格式规范就具有法律效力。借条是指借个人或公家的现金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条子,就是借条。钱物归还后,打条人收回条子,即作废或撕毁。它是一种凭证性文书。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商
2022-03-21 15,340 -
给朋友借钱要写借条吗
一般情况下借款时有借条的,还款时归还借条即可。但是,对于还款人(借款人)而言,应当建议出借人再出具一张收条。目的是为了防止出借人伪造借条,当借款人还款时,若出借人归还给借款人的是一张伪造的借条,而他万
2022-07-21 15,340 -
朋友借钱怎样写借条
1、向朋友借钱写借条应当包括出借人和借款人的法定全名,借款的具体金额,还款的方式和期限,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等,借款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
2022-07-20 15,340
-
01:22
朋友借钱不还没有借条怎么办
在我们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而言,当事人双方的借贷关系没有借条的时候,债权人可以举证,证明债权人确实借钱给了债务人,例如是线上转账的话,是有相应的流水,这个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如果有第三人在场的话,也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如果债权人没有任何
1,570 2022.04.17 -
00:55
朋友借钱不还能报警吗
朋友欠钱不还可以报警,但是这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报警对解决问题意义不大。因为对于民事纠纷警方不会立案,只会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所以对于欠款纠纷最好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更为有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
3,330 2022.04.17 -
00:58
朋友借钱不给怎么办
朋友借钱不还的,可以先与其私下协商,若其对还款时间、还款方式等有异议的,可再次协商约定。若双方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会依法进行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起诉方
1,40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