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买的房产离婚后能原房主要还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老公婚前购买的房产,离婚后归他所有,婚后以夫妻共同收入还贷的部分,由他分出一半补偿与你 如果你们对婚内双方收入书面约定为个人财产制,你是以个人收入购买2套房产的,房产所有权归你,对方参与还贷的,他的还贷部分你应该补偿与他。如果你们没有此类书面约定,2套房产无论以谁的名义购买、登记在谁的名下,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得房产一方,应该补偿该房产一半价值的金钱与对方。 老公在外开的公司所欠的债务,属于公司债务,与个人无关。 并非第一次诉请法院离婚一定会驳回,如果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确实破裂,应该判离。如果你老公不愿意离婚,你得收集证明感情确实破裂的证据。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房子怎么分这要分情况进行考量。结婚前买的房子如果是夫妻一方的财产,则在离婚时就属于个人财产,不能进行分割。相反地,如果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就应依据以下离婚财产分割原则进行分割。 (一)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平等地分割包括房子在内的共同财产,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二)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离婚分割房子时,尽量考虑对房子有实际需要或能有效利用房子的一方。
一方在婚前出资购买房屋,完成了取得房屋产权的实质要件,婚后才办理了房屋的的产权证,只是对该房产赋予了外在的证明。并不是婚后办理的产权证就是共同财产,也不能因为居住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
婚前买房婚后还贷离婚后还能要求分割吗
结婚前付了首付,余下办理按揭,房产权证上为一方名字(或加上自己父母)的,则房产本身为个人婚前财产,但是领证后支付的按揭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要求进行分割。结婚后买房的,无论房产证上是谁的名字,谁出了首付,谁支付的更多,房子都属于夫
2021.04.14 172 -
-
婚前买的房子离婚后还能分割吗
婚前房子离婚了是否能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一、婚前一方全款出资购买的房屋,属于出资方个人,另一方无权分割; 二、婚前个人贷款买房,婚后共同还贷部分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有权根据实际还贷比例分割,双方对房屋分割另有约定的,从
2021.01.03 211
-
离婚房产的原房主能买吗
房主离婚的房子能买。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
2022-07-11 15,340 -
婚前买房婚后加名的离婚房产还能分吗
夫妻一方婚前买的房子,婚后加上另一方的名字,这种加名行为,法律上称为赠与行为,该房地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对方对房地产有产权份额,离婚时可以主张分割。 但是有名字分割的时候不一定是二分之一。关于分割,如
2021-11-22 15,340 -
婚前买房婚后离婚房产分割还能执行吗
结婚前付了首付,余下办理按揭,房产权证上为一方名字(或加上自己父母)的,则房产本身为个人婚前财产,但是领证后支付的按揭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要求进行分割。3,结婚后买房的,无论房产证上是谁的
2022-05-25 15,340 -
婚前买的房产婚后要离婚吗
婚前买的房子,属于夫妻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离婚时是无权进行分配的,当然双方另外约定除外。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
2022-06-21 15,340
-
01:03
婚前买房婚后还贷离婚怎么分割房产婚前买房、婚后还贷,离婚时分割房产,需要按照以下的规则来处理: 婚前夫妻一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其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进行贷款,房屋登记在其名下,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归还银行贷款的,离婚时该房产首先需由双方协议处理。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的
2,469 2022.05.11 -
01:03
婚前房产离婚能析产吗婚前已经购置的房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请求分割房产。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以及1063条的规定,一方婚前个人的财产,属于个人所有。同时,相关司法解释同样规定了,对于只属于一方个人所有的婚前财产,并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缔结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1,706 2022.04.17 -
00:47
离婚能分婚前房产吗离婚不一定能够分得婚前房产。能够被分割的婚前房产,主要是指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如果该套房产属于一方个人所有的话,在离婚的时候,另一方就无权请求分割此套房产。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63条的规定,一方在登记结婚之前就已经取得的房产,应当
1,06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