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如何处理处理离婚纠纷的方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离婚案件分为两种形式: (1)、若双方能够对全部事项协商一致,可以协议离婚。但离婚协议应当起草严谨、完整,避免因起草不当,造成日后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诉讼; (2)、若双方对某一项事宜未协商一致,只能通过诉讼离婚。 二、关于财产方面:婚前个人财产,属于个人所有,在离婚时不参与分割。婚后取得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一人一半。但是法律规定某些特定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三、抚养权的问题: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随母亲;两周岁到十周岁之间,以将来对孩子医疗、教育、健康成长的原则来综合认定;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主要取决于孩子的意愿。司法实践中有效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技巧,可以面谈。 四、不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向另一方支付抚养费,数额为不抚养孩子一方收入的20%-30%,支付方式为按月支付的较多。 五、不抚养孩子一方不因支付了抚养费,而免除将来孩子需要正常、合理的大额支出。 六、另外,离婚案件还涉及财产分割、债权债务承担、子女抚养权、抚养费的承担、婚姻过错赔偿、一次性经济帮助等法律问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财产纠纷的处理为: 1.财产的分割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订立离婚财产分割的协议,约定分割的办法和分割的份额; 2.如果达不成一致的,可由法院对财产和债务依法进行判决,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离婚财产纠纷的处理为: 1.财产的分割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订立离婚财产分割的协议,约定分割的办法和分割的份额; 2.如果达不成一致的,可由法院对财产和债务依法进行判决,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无纠纷离婚如何处理
夫妻双方无纠纷的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021.03.14 94 -
如何处理离婚债务纠纷 怎么处理离婚债务纠纷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021.02.08 237
-
离婚纠纷孩子如何处理方法
如果离婚家庭有不足两周岁的子女,那么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有的可能尚处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实际上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可以随父方生活。特
2023-05-28 15,340 -
离婚财产纠纷如何处理,离婚财产纠纷处理
民事财产纠纷出现后,最初双方可以根据客观事实自行解决,即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话,可以寻找 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但是调解结果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解决不成的,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共同选定仲裁机构
2022-07-07 15,340 -
如何处理离婚纠纷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往往会涉及到小孩抚养权,抚养费,共同财产分割,债权债务等等问题,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话,您是可以就这些问题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书,如果是诉讼离婚的话,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平分,对
2022-03-31 15,340 -
离婚纠纷法院如何处理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
2022-04-02 15,340
-
01:54
离婚纠纷股权如何处理
离婚时,对于夫妻双方均持有的公司股份的分配问题,有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持有的是别人公司的股份,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各自的股份。如果协商不成,可共同委托评估机构对股份的价值进行评估后,由法院作出判决;2、如果开的是夫妻公司,即公
1,354 2022.04.17 -
01:20
订婚纠纷如何处理
订婚纠纷,当事人可以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首先,订婚不等于结婚,不能受到婚姻法的严格保护。但是,订婚也会涉及财产赠与,也就是彩礼给付的问题,为了解决订婚产生的财产纠纷,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作出了特殊的补充规定。当事人如果对彩礼的退还
1,098 2022.04.17 -
01:32
离婚纠纷孩子怎么处理
父母有离婚纠纷,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共同协商决定。一般情况下,由经济收入、健康状况、思想品德等条件较好的一方抚养。处于哺乳期或者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抚养权应归其母亲。对于8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参考子女的意见。 夫妻双方一方患有严重疾病的
8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