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医疗事故二次伤害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撞车后,伤者送入医院后因医疗原因产生的二次伤害的纠纷。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认为另一方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所以,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件,而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事故的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裁决才可了结的事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方法有以下四种:协商处理,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应当签署协议书;通过调解处理,医疗机构收到调解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另外还有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医疗纠纷处置方法。
在多数美容整形纠纷中,美容整形人和美容整形机构间都有合同,合同中,美容整形人有权要求美容整形机构对其进行的美容整形手术所达到的效果作出承诺,美容整形机构则有权按约定收取费用。美容整形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首先是合同纠纷,受到损害的美容整形人可以依法要求美容整形机构承担违约责任。当美容整形机构的行为侵害到美容整形人的身体权或者说健康权时,美容整形人有权要求美容整形机构承担侵权责任。
-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有: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并签订协议书; 2、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病员死
2022.07.19 21,455 -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纠纷如何处理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若是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就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诉讼方式解决。
2020.06.08 159 -
医疗事故纠纷应如何处理
整形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由患者一方和医院协商处理。若双方协商不成或无法协商的,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04.02 183
-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中第二次开颅如何认定,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如何处理
本病案,第一次开颅术是否确实脑垂体瘤?是否切除干干净净?要经过病历资料综合分析论证。第二次开颅,是瘤的复发还是骨质增生同样要结合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最关键的,还是看医方是否违反医疗常规。这类医疗产品责任
2022-01-18 15,340 -
医疗事故纠纷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专家如何认定医疗
因医疗事故出现纠纷的,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省、自治区、
2022-04-17 15,340 -
医疗纠纷中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1、申请。通知权: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争议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提出申请: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
2021-12-25 15,340 -
医疗事故纠纷如何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保留第一手证据,患者可以要求复印病历、单据; 去律师事务所找有学医的专门打医疗事故的律师,有很多,申请做个鉴定,只要医院有违反相关诊疗常规和法律规定,存在过失或过错,患者就可要求民事赔偿
2022-05-01 15,340
-
01:53
医疗事故纠纷如何打官司首先医患纠纷发生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收集证据在医疗纠纷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证据材料是病历资料。二是把握医疗纠纷的局限性。三是明确诉讼请求。明确诉讼请求,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具体的赔偿项目。最后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医
1,439 2022.06.22 -
01:08
二次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本身错综复杂,各方出现合同争议,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要处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那么首先就一定要结合实际做好基础工作,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二次建筑工程合同如果出现纠纷,那么可以根据合同中约定的纠纷解决方式来处理。
898 2022.04.17 -
01:16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发生医疗纠纷的处理办法有: 1、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双方以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并协商确定赔偿金额; 2、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可以向
5,21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