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可以不交吗?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交社保的后果是:将来退休没有养老金、看病不能报销、失业政府不管、工伤没有补偿、生育费不能报销等。 一、概念: 1、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 一、五大特征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准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交社保后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劳动者社会保险待遇损失;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罚款。
-
医疗保险一个月不交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吗?
医保中断,则在中断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不过,医保从中断之日起有一个缓冲期,规定时间内补交如果超过缓冲期没有续保,则连续缴费年限会重新计算。
2020.07.21 454 -
退税对个人以后有什么影响吗
没有什么影响,税收工作事关国家财政收入,其实也关系到每一位民众和法人的核心利益。所以工作人员在汇算清缴的过程当中,发现有多收的,要给退回,发现有少交的,也必须要让当事人补齐,因为每一笔税收款项都是直接流入国家财政的。
2020.09.20 1,070 -
社保卡注销对以后社保有影响吗
社保卡注销,只是在参保地社保局的个人缴费档案注销了。如果又在当地或其他地区找到工作单位,可以重新申请办理社保缴费帐户缴纳社保。原迁出的社保,可以迁移回现参保帐户合并,不影响你的累计缴费年限。
2020.02.15 3,445
-
社保断交三个月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养老保险是按照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中的累积金额计算退保金的,期间断交三个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自己缴也是可以的。但从理论上讲,试用期单位也是应该缴纳社会保险的,你可以与单位协商处理。医疗保险方面断缴也是没
2022-04-22 15,340 -
社保停交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社保停交会有的影响: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累计计算的。退休前是在保状态有效,一旦停保,医保待遇中止;退休后,累计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仍然可以享受医保报销。需要注意的是:退休前只有在保状态,医保才有
2022-04-22 15,340 -
社保断交三个月对以后有影响吗?
社保断缴会影响参保人待遇享受,不同地区社保断缴政策产生的影响不一样,下面介绍几点常见后果: 1、医保断缴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续缴后,满3-6个月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2、养老保险断缴,影响不大,因为
2022-11-09 15,340 -
社保断交不交对个人有影响吗
如果医保断交了,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医保就不能报销了。也就是说不能享受医保统筹基金支付的待遇。不过社保卡里面的个人余额仍然可以用!但影响缴费年限。如果只是3个月内中断医保缴费,那么在继续缴费的时候还可
2022-05-29 15,340
-
00:56
社保交15年后不交有什么影响社保交15年后不交的影响如下: 1、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险,单位不按规定参保缴费是违法,劳动与社保管理局可对其查处;个人中断缴费,即是主动放弃享有国家福利保障的权益; 2、按照规定职工参保后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前都应该按时足额缴费,并且不能减
5,565 2022.04.12 -
00:49
社保基数调整对个人有什么影响社保基数调整对个人的影响如下:一般来讲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待遇就越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待遇也会越高。我国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都是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运行,也就是个人交一部分,单位再按相应比例交一部分,两部分的资金组成了个人账户基金。而个人、单位交
7,931 2022.04.12 -
01:00
申请失业金对社保有影响吗申请失业金对社保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领取失业金,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不满一年是无法领取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如果是自愿离职的话是无法领取失业金的; 3、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17,765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