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法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解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被逮捕的人犯,由逮捕机关在通知人犯家属的同时,通知人犯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第十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没有迁移证件的公民,凭下列证件到迁入地的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 1、复员、转业和退伍的军人,凭县、市兵役机关或者团以上军事机关发给的证件; 2、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和留学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入境证件; 3、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释放的人,凭释放机关发给的证件。第十四条被假释、缓刑的犯人,被管制分子和其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在迁移的时候,必须经过户口登记机关转报县、市、市辖区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才可以办理迁出登记;到达迁入地后,应当立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行为人的行为若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既遂的,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是指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的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犯法吗?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 4、主观要
2020.06.25 101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判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5.12 87 -
什么是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2020.03.31 114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非法持有保密物品罪的构成
客体要件。本罪的对象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国家绝密级和机密级的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级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
2021-10-09 15,340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量刑标准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2-06-30 15,340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构成?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
2023-09-19 15,340 -
新刑法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如何量刑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涉嫌构成刑法规定的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 根据刑法规定可知非法持有国家绝密物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
2023-01-23 15,340
-
01:04
非法持有毒品罪怎样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道是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行为人非法持有1000克以上的海洛因、鸦片或者是50克以上的甲基苯丙胺或者是其他数量较大的毒品,依法应当判处7年以上的
578 2022.04.15 -
01:03
非法持有毒品罪最高刑多少年
我国司法解释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应予立案追诉情形规定的十分详细,主要是从毒品类型以及所持有的毒品的数量来决定是否立案追诉。具体是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吗啡二十克以上;杜冷丁五十克以上;咖啡因五十千克以上;地西泮、
802 2022.04.17 -
01:17
非法持有毒品罪多少克才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知道,非法持有毒品多少克才可以判刑,具体需要看毒品的种类,不同种类的毒品,起刑点不用,具体包括下面几种: 第一,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 第二,非法持有除了甲基苯丙胺以外的其他苯丙胺类
2,19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