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险人身患重大疾病时险理赔有规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传统的重疾险规定,被保险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即告终止。消费者患过重大疾病后,由于存在理赔记录,很难再购买重疾险。现大多个保险公司也已向市场推出可二次或三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二次或多次赔付的设计,是将重疾险所涵盖的重大疾病分为两到三组。一旦被保险人身患其中一组的重大疾病,在获得赔付后,剩余组合的重大疾病保障仍然有效。但复发的重疾能不能再次理赔则要看具体合同规定。如某保险公司的新产品组合中特别为恶性肿瘤提供二次理赔保障,即无论是恶性肿瘤初次确诊还是第二次病发(包括复发、转移),都可以为客户提供每次最高达100%保额赔付。这款产品即使同样疾病复发,也依然赔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大疾病的保险理赔,一般至多需要四十日。 1、其中保险人作出核定的期限至多是三十日,但是保险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如果核定予以理赔的,则应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申请给付重大疾病险的保险理赔金流程:在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并按“保险金申请”条款中的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有:保险合同、被保险人身份证明、专科医生诊断证明或手术证明等。
-
人寿保险重大疾病险报销比例
1、每个保单年度内,累计给付的限额为国寿住院医疗险的保额; 2、针对被保险人由于同一意外或病因住院医疗两次及以上的,时间间隔未超过90天的属于一次住院,保险金是按照相应标准给付的。 再看看具体能报销多少钱,这个就涉及到不同费用的报销比例了。
2020.06.19 475 -
如何申请给付重大疾病险的保险理赔金
当事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相关资料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重大疾病险的保险理赔金。我国《保险法》规定,合同约定分期支付保险费,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险费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三十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或者超过约定
2020.10.19 196 -
重大疾病保险有哪些分类
重大疾病保险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按照保险期限划分的,可以划分为定期保险重疾保障、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等;按给付形态划分的,可以划分为额外给付保险、提前给付保险等。
2020.07.27 216
-
如果被保险人的身患有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会有效吗
一般传统的重疾险规定,被保险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即告终止。消费者患过重大疾病后,由于存在理赔记录,很难再购买重疾险。现大多个保险公司也已向市场推出可二次或三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二次或多
2022-04-23 15,340 -
如果被保险人身患有重大疾病后,保险条款还有效吗
一般传统的重疾险规定,被保险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即告终止。消费者患过重大疾病后,由于存在理赔记录,很难再购买重疾险。现大多个保险公司也已向市场推出可二次或三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二次或多
2022-05-08 15,340 -
被保险人身患重大疾病后,原来的保险条款还有效吗?
一般传统的重疾险规定,被保险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即告终止。消费者患过重大疾病后,由于存在理赔记录,很难再购买重疾险。现大多个保险公司也已向市场推出可二次或三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二次或多
2022-04-25 15,340 -
被保险人身患重大疾病后,原来的保险条款还有效吗
一般传统的重疾险规定,被保险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即告终止。消费者患过重大疾病后,由于存在理赔记录,很难再购买重疾险。现大多个保险公司也已向市场推出可二次或三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二次或多
2022-05-08 15,340
-
00:53
甲状腺癌重疾险赔偿吗甲状腺癌重疾险会赔偿。重疾险对甲状腺癌是分级进行理赔的:甲状腺癌TNM分期I期以上,按重大疾病进行赔付,通常可赔付100%的基本保额;甲状腺癌TNM分期I期或以下,按轻度疾病赔付,最高可赔付30%的基本保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重大疾病保
4,674 2022.05.11 -
01:16
社保里面的大病险保什么社保里面的大病险保的范围如下:多种的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如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后遗症,还会有严重的烧伤或者深度昏迷、器官移植术等情况。具体的疾病种类应该去咨询所在的当地医疗保险机
2,599 2022.04.17 -
01:07
注册网约车保险终身不赔吗注册网约车保险不是终身不赔。如果私家车注册网约快车,保险公司不赔,如果是顺风车之类的,保险公司需要赔,具体还要看购买的保险险种。保险免责事由如下:1、违反告知义务;2、保险欺诈;3、故意行为;4、自杀行为;5、犯罪行为。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
3,18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