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双倍赔偿协议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中约定“逾期不还,双倍赔偿”是无效的。因为远远超过最高法院规定的年利率24%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是否有效,需要分析是否具备有效要件。具体要件如下:1、民间借贷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是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订立的;3、民间借贷还款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高利贷双倍借条没有效,高利贷本身就是不合法的,高利贷是指贷款人与借款人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为高利借贷行为。
-
民间借贷借款人诈骗的协议有效吗
如果借款合同存在合同法规定的欺诈、胁迫、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合同无效的情形,或者存在违背社会工序良俗等,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的情形的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反之如果不存在上述合同无效的情形则该借款合同有效。
2021.02.08 262 -
有民间借贷还款协议吗?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是否有效,需要分析是否具备有效要件。具体要件如下: 1、民间借贷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是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订立的; 3、民间借贷还款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
2021.03.21 104 -
高利贷的双倍借条有效吗?
高利贷双倍借条一般无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贷款人与借款人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的,超出的部分应认定无效。
2021.03.13 159
-
民间借贷口头协议有效吗
民间借贷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借款人实际已经从出借人处取得借款,但对出借人的债权主张予以否认,因口头借贷而没有书面证据,如果出借人又无其他证据予以证实,结果,出借人的
2022-05-03 15,340 -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有效吗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是否有效,需要分析是否具备有效要件。具体要件如下:1、民间借贷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民间借贷还款协议是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订立的;3、民间借贷还款协议的内容,不违反
2021-12-19 15,340 -
没有签订协议的双倍工资赔偿会有效果吗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7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2.、要求双倍工资的补偿属于劳动争议案件,按照上述规定申请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上述意见供参考
2022-10-19 15,340 -
民间借贷口头协议在交易双方是否有效
民间借贷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借款人实际已经从出借人处取得借款,但对出借人的债权主张予以否认,因口头借贷而没有书面证据,如果出借人又无其他证据予以证实,结果,出借人的
2022-05-02 15,340
-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615 2022.09.21 -
01:19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无论是民法总则还是民法典,都对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作出了最新的修改。根据最新的规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应当适用一般的规定,也就是说适用法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就应当从权利人,也就是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7,110 2022.04.17 -
01:29
双方签字的协议有效吗双方签字的协议,不一定有效。但是,如果协议的内容以及订立的程序都是合法的,这时候协议依法成立。依法成立的协议,当然会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双方签字的协议,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的规定,或者侵犯社会的公共利益,这时候协
3,7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