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公司员工可以提前多久开始辞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提前一个月递交辞职报告,到期后可自行离开,如用人单位拒不付工资可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情形下,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行为属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期满之日既可自离。 递交辞职(要有书面证明,带时间的,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辞职信)申请即可,自己一定要留底,要有老板的签字证明,或者带时间的电子邮件也可以做证明。 不需要领导批准的,只要书面通知到位即可,时间到就可以离开,公司要结算工作、不能以此为由扣工资。 如果公司有违反,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员工辞职要提前多久申请,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以下:劳动者一般可以提前三十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必须向其所在的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的辞职通知;如果劳动者是试用期的员工,则提前三日通知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即可。
劳动者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提前多久辞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不成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0.03.09 299 -
劳动合同辞职要提前多久
劳动合同辞职提前30天。 合同未到期正式职工应提早30天正式提出书面辞去职务陈述,30天后劳作联系免除。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
2022.06.08 410 -
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提前多久可以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辞职仍然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021.08.07 141
-
劳动合同法在公司辞职提前多久
1、如果过了试用期,则在单位没有违法的情况下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如果是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则只要提前三天就可以了;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
2022-03-31 15,340 -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员工辞职需要提前多久
辞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通知单位;30天时间到了,无论单位同意或者不同意,劳动者都可以离职。公司违法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后立刻可以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
2022-02-14 15,340 -
劳动合同中的员工可以提前辞职吗
劳动合同辞职提前通常不用支付违约金。现在员工和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都有一定期限,最短也要一年。在合同期限内,员工辞职是自己的选择,只要提前一个月和单位沟通,尽到了通知义务,单位就不应该干涉辞职,也谈不上
2023-09-30 15,340 -
劳动法辞职多久可以提前
劳动者辞职一般需要提起三十日,在试用期的需要提前三日。有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022-11-04 15,340
-
00:53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会从用工那天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辞退员工后不赔偿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
2,417 2022.04.17 -
01:10
公司可以开除员工吗公司可以开除员工,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公司辞退员工的情形可以分为:非过失性辞退、违法辞退、以及员工出现过错三种情况。 具体来说,公司合法开除员工情形有: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1,831 2022.11.21 -
00:51
十年以上的员工公司可以辞退吗十年以上的员工,公司可以将其辞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将员工辞退;第二,当员工出现法定过失情形时,如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时,公司也可以将其辞退;第三,即使员工没有过失,但在存在法定情形时,如员工不能胜
5,695 2022.05.11